昨天去见老同事了,妞的婚礼我有一个早年的同事没有请。主要是她去了政府部门工作多年,平时自己也有很多的关系朋友,我们分开也已经近二十年了,犹豫再三决定还不请她来喝喜酒,而是单独请她吃一顿便饭,老朋友聚聚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昨天晚宴就是由我做东,请了前同事瑾,和前校长徐、周、丰以及前工会主席朱前搭档朝、钱、芬和包。芬和包是婚礼当天因事未能到场的,其他都是来坐陪的。之前在职期间我与他们都是很好的工作伙伴加朋友,按照我们的习俗前校长及工会主席孩子都已经完婚,我请他们属于回请。换句话说他们也都是把我当做朋友的,我在他们在位期间没有请过客也没有送过礼,大家都是纯粹的同事关系。现在仍在工作的只有丰属于延聘,瑾和芬、包都还没有到55周岁,仍在职工作,芬与瑾都不在我们原学校工作了。
二十年前大家共事的场景被大家拿起来回忆分享,感叹岁月的流逝以及一些人事的变迁,当年的年轻人已经都到了要退休的年纪。包和瑾当年是我们学校最年轻的两位年轻教师现在已经到了退休倒计时了。由于包身体不好已经减轻工作量准备退休,其他想要延退的女教师由于学校去年下半年的政策导致一刀切,不在延聘,我们也就一带而过没有多讨论,毕竟比较敏感涉及到丰延退的事情。
整个席间谈论最多的当属第三代的教育问题,周校与徐校的孙辈都刚好上小学一年级,并都是由他们带,尤其是徐校,孙子自幼跟着他吃住,现在学习生活全都是一手操办。吃饭间来了两个电话询问回去的时间,主要是要让他检查作业还要听写等。我们大家又是一番讨论,周校孙女也是读小一,他们是放任自由的教育方式,说是想开了,怎么都是一生,没有必要管得太紧。由此我想到前几天和一个家长的对话,孩子不写作业,我问他怎么办?回我说,和他好好谈谈。我说不谈学习都很好的。人回我说,那就让他轻松轻松。遇到这样的家长能怎么办,孩子也知道家长的态度所以对学习是没有任何动力,也没有任何敬畏之心。只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他,家长选择回避孩子的问题,学校不希望你让孩子因为学习不喜欢学校,我们明知道这样下去孩子的前途(升学)会受到影响又无计可施。大家都选择躺平吗?不得而知,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唤起孩子们的兴趣,帮助他们尽量多的掌握一点知识,但难度真不是一般的大,尽力而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