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bmiddle/6038517bg7aeb573b043b&690
文\曹浩
《贵阳晚报》“心语互动”版面
采访人:安树,21岁,采访时间:1月19号,采访方式:QQ 记者:潘姝,余沁阳,王颖。
自小在大海怀抱中成长的安树,是个热爱运动的男孩。在其他同龄人以钱柜、购物等方式打发高考完后的娱乐生活时,安树却习惯出没于这个城市唯一的篮球场,每日与不同的球友切磋球技。仲夏一日,他的矿泉水瓶旁多了一件东西——一张烫金的录取通知书,安树的名字默默躺在里面。那时候,他还没遇见希翼长相望的夏,也没有料到,最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场景。
往昔只守静好时光
告别父母,安树只身来到这个西南小城,温柔的天气、陌生的环境,让他的心中满是期待。新生见面会上,安树看到了一张张新鲜的面孔,一个女生站上讲台:“大家好,我叫夏冰冰,大三,是你们的代班(代理班主任)。”言简意赅的一句话。他的目光随之在女生淡定的眉眼里一点点温柔起来。他渐渐发现夏是个负责的代班,甚至说是严苛。她耐心回答新生的疑问;开会总是第一个到场;对大家的迟到早退绝不“嘴软”。
开学后一周,班上要选出一名班长辅助代班的工作,为了更好地为女同胞服务,这个文科学院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班长必须由男生担任。这样,班长选举在五个国宝级的男生中激烈展开了。凭借良好的第一印象,安树的票数遥遥领先,顺理成章成为班长。有了安树的协助,夏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在工作间隙她会不时指导安树哪种场合下该说什么样的话,在女生占多数的班级里出现矛盾又该怎么解决。
随着工作上接触日趋频繁,他对夏的认识也更进了一步。生活中的夏亲切可爱还带着北方人特有的直率,有时候她竟能逗得他满脸通红,如此纯真得宛若孩童的夏让他很享受两人一起的时光。安树用“幼稚以上成熟未满”来形容夏,夏就立在他身后没心没肺地大笑他是小屁孩,夏好喜欢看眼前这个人恼怒的样子,因为他的软肋就是不乐意夏叫自己为孩子。心里有一种情愫在疯长,他再明白不过了,从未有过恋爱经验的他总是开不了口。
随之而来的是一年一度的新生篮球赛。安树作为学院蓝球队主力,带领队友一路过关斩挺进总决赛,球场外啦啦队的呐喊声一阵高过一阵,他的眼光匆匆扫过人群又失望的收回来。她,没有来。终场结束前,他站在三分线外准备投那决定性的一球,“安树最棒,我们最棒!”耳边清晰传来再熟悉不过的声音。他一个跃身,完美的抛物线把球准确无误地带进了篮筐。他把奖状转至夏手中,午后迷醉的日光下,夏顾不上他眸子深处的惊讶,牢牢地拥住了他……
红豆终枯败细水难长流
自那时开始,在固定的大树下交谈成了他们大学中的“必修课”,夏最爱的歌手是那个唱着“有时候,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的倔强女子。他为夏跑遍整个城市买到歌手退出歌坛前发行的限量CD,在浓荫密布的法国梧桐下,安树默默地聆听夏一遍又一遍地低吟那些美好又残忍的句子。这时候的夏面容格外恬静,她反身看进安树的眼,说:“正如你的名,安树,你在我生活中像一颗茁壮的树,绝不移动。”这个城市的天空蓝得不像话,阳光能直直地在夏生动的脸上映出斑驳,他们相互依偎,哪怕从不言爱。
但是,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但是”。当同学不止一次看见他们在食堂共餐,夏拽着不知所以的安树冲破层层鄙夷的眼光,尴尬地落荒而逃。顿时,流言四起,女生们喋喋不休仿佛是如镜的湖泊炸开了鱼雷,“夏姐姐那么大了还勾引咱班长”,“他能当班长是代班在暗中倒票吧”……周遭的舆论搅浑了生活,事情很快传到学院领导耳中,导师分别找两人长谈,当然,主要对象是成绩优异的夏,既能做上代班学院是希望她留校的。
安树一如往常去接夏放学,他明确察觉到夏的不寻常,不是推说自己有事,就是视而不见从他身边径直离开。温柔的男孩终于在夏一次又一次地逃避和闪躲后爆发,还是在那棵他们经常小憩的梧桐树下,他把夏的肩捏得成疼:“你还要躲我吗,我是不是做错什么?”夏沉默许久,言语一度哽咽,“安树,我已经厌倦……大家都不小了呢,父母,也找我谈过。”安树很聪明,他明白夏没有挑明的一切,无法逾越的鸿沟不只是三岁的年龄。夏没有给他争辩的机会,她害怕自己一不小心泄露了她的不舍,“今天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以后,再也不见。”一时无话,两人默契般背过身,像极了绘本漫画中的主人公,一个向左,一个向右。纵使安树心中万般不舍,他也不愿意牵绊本该幸福的夏。
然后,便没有所谓的“然后”了。安树没有后悔两人曾经的邂逅,也不会埋怨夏的诀别,如果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那就该认命吧。2010年伊始,安树不经意间得知那个女歌手即将重回公众视线,他只能慨叹,生活并非大舞台,分离亦不盼重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情节经过处理,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故事解读:
爱最美丽的时候最简单,当爱情掺杂了其他东西的时候,就会破坏我们对完美爱情的内心期待。在安树和夏的故事中,我们读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内心与现实碰撞所产生的痛苦,但在很多时候,在爱情中痛苦也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因为它会使你的感情变得深刻,如果你在一段感情中没有真正悲伤过,那我们也许就要怀疑你是否真正爱过。
很多人认为小男生找大女生,肯定有恋母情结,其实在爱情中这也不一定构成问题,只要你需要,她又能给,就可以很幸福。但关键点在于,安树和夏之间的感情基础或许并不是很牢固,不然,周遭的舆论和导师的训话就不会让其风雨飘摇。如果说安树对于初恋寄予过高的期待,而让他品尝到深深的失落的话,那么内心更加现实和需要安全感的夏或许也并不适合安树。夏不仅仅需要爱,还需要一份安全感,而那个和她在一起的男生却小她三岁。于是在夏的互动模式中,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情感防御。
我们一辈子也许只可能在形式上爱着一个人,但在内心的情感层面或精神层面你却不可能只接受一个人。所以,当爱情逝去时,明白过去的感觉不可复制,爱本身就是一场学习和体验就变得很重要,如果我们能够减少对过去恋情赋予的更多的价值意义,明白失去的只是爱的对象,而并非爱情的话,那我们也就不会轻易对爱情绝望了。但愿安树能够真正地把选择爱的权利还给了夏,那么他也就可以把再爱的能力交给自己。祝安树幸福!
刊于2010年1月2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