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iddle/63497da9h7dabd8d42942&690
文\曹浩
《贵阳晚报》“心理周报”版面
结婚——让我大胆“裸”一回
裸婚,是现在80后走进婚姻中最潮的一种结婚方式。他们用七个“没有”来总结这样的婚姻——“没房、没车、没钻戒、没婚纱、没存款、没婚礼和没蜜月”,总之,除了结婚证,其他的什么都可以不要。
网易一项调查发现:七成男性赞成,七成女性觉得不靠谱,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折现的是两性有关婚姻和责任的不同理解。裸婚到底是时尚、新潮,还是迫于现实压力的一种无奈?有人说,它是摒弃物质崇尚精神,也有人认为这是男人的逃避女人的盲目。在哪种前提下考虑裸婚,才是对婚姻的某种程度上的保证?当包裹婚姻的爱情走过激情期,当生活的本来面目在岁月中一一呈现,婚姻之船如何才能不在现实的大海中沉没?
富足精神不惧“裸婚”
陈晨(37岁公务员)陈晨和丈夫都不是新潮的“80后”,如今他们已经有车、有房、有存款,进入中产一族,可他们也曾经是“裸婚”的实践者。
“老公是一个积极上进、事业心很强的人,我们有着类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朋友的话说,我们是灵魂相同的一对,在茫茫人海中能找寻到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伴侣,不能不说是种幸运。我和他都是随性而热爱自由的人,在朋友先后涌进婚姻的围城时,我们才惊觉自己什么都没有。我们结婚的时候,私家车是很少的,所以车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但我也不觉得自己是那种要有房、有存款才结婚的女人。我相信我们的爱情,我也相信凭我们自己的能力,该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只是时间问题。而且那样白手起家打拼出来的才是最珍贵的。于是,我和老公除了办理结婚证外,所有结婚的仪式,房子、首饰和婚纱照都全免了。一开始没有自己的住房,我们只能暂住在公公婆婆家。一年之后,我和老公买到一套不足50平米的二手房,简单的粉刷加上几件电器还有父母淘汰下来的几件家具摆进去就成了我们钟爱的家。而那时,身边的朋友结婚,已经有一套装修高档的新房,电器、家具一应俱全,首饰、婚纱也是精心挑选。也有朋友替我感到不值,可我的家人和我自己并不看重这些。”
婚姻让酷爱自由的两人有了共同打拼和奋斗的目标。陈晨和老公不断在事业的疆域里奋力开拓。老公在几年前,辞职下海自己开了一间公司,现在搞得有声有色;而她也调换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现在已经是部门主任。“十年的努力,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也算小资吧,有车、有房、有存款。两年前,我和老公经过商量,又在一个不错的小区按揭买了一套200多平米的大房子,之后,为了生意和工作方便,我们各自买了一辆车。虽然十年前我们是一无所有的裸婚一族,可是我们有感情基础,我们有共同努力和奋斗的决心,因此,我们现在也拥有了一切,只是这些都是我们共同的努力。”(记者:徐海波)
曹浩
解析:
“裸婚”裸的其实不是婚,裸的是两个人的责任心、爱情基础以及内心灵魂。在陈晨与丈夫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物质生活不是评判幸福感的标准,婚姻幸福最重要的是两人心灵的契合,是相互扶持、共同努力和相互依靠的温暖。那么 “裸”与“不裸”就和婚姻本身的幸福感关系不大。
“裸婚”虽然无碍幸福,但要想经营这个婚姻相对而言会更加不易,需要夫妻双方付出更多的信任、努力与信心,现在为什么有人反对,这是因为他们缺少这些东西。陈晨与丈夫为什么能裸婚成功,在于他们有感情基础、有共同的努力和奋斗的决心,更重要的是:丈夫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使陈晨能够看到美好生活的希望。现在有些人反对裸婚,除了从众和攀比心态外,另外一部分原因是现在年轻人的耐挫性比较低,很多女生无论是在自己身上还是在男生身上都对未来缺乏信心。也就是说:裸婚需要的是信任与信心。
为什么男女对待裸婚的态度有所差异:这是因为无论是从传统观念还是从现实的社会现状来看,对于男性而言,生存的压力和社会责任相对要更重一些,因此更多的年轻男性支持“裸婚”,是想借此来减轻和逃避自己可能面对的更多的心理压力。而对于女性来讲:传统观念中,结婚买房子是男方的事,自己不用背负太多的心理压力,因而更倾向于支持有物质条件的结婚。所以,面对“裸婚”男女态度的差异,实则源于各自承担的压力不同,这与传统观念及社会认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大多数80后是“被裸婚”的,选择“裸婚”是被生活压迫下的无奈之举。当然:每个人走进婚姻的心态不一样,生活毕竟是个人的,有人要现实,有人要浪漫,“裸”与“不裸”更多的是个人的自由选择,只要两人能够互相认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作为社会和家庭相信也一定会给予包容和理解。
刊于2010年1月2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