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8月8日我发表在《贵州都市报》心理版的咨询

(2009-08-11 21:13:55)
标签:

曹浩

专业

心理

健康

2009年8月8日我发表在《贵州都市报》心理版的咨询

 

                 找到自我的位置

读者“采桑子”致信本报《心理》版:

    您好,我是一个情绪波动很大的女孩,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心情总是忽高忽低。碰到开心的事或成功时,情绪会特别高昂,以致别人老开玩笑的说我疯了,一听到这话我就会不高兴的安静下来,我总觉得她们在不尊重我不理解我,总觉得我在她们眼里像个神经病,这让我很苦恼,感觉自己就像个怪物一样。
    我很想和她们正常的交往,但总觉得跟她们说话很不自然、很拘束、一点也不放松,很多个人走在一起,她们好像都没话跟我说似的,站在她们中间,她们也会越过我忽视我的存在和我旁边的人讲话,我特别害怕这种被孤立、被忽视的感觉。
    常此以往,我养成了好猜疑的性格,很多时候都是闷闷不乐,在别人看来我很多愁善感,我也很想摆脱这样的阴霾,很希望自己能跟她们侃侃而谈,也希望自己能幽默点,不要动不动就生气,希望自己心宽广一点从而赢得好人缘。
    在成功面前我总是沾沾自喜,但在飘飘然的同时,又非常非常的担心害怕下一次是不是就意味着失败。因为自己每次都是这样子起起落落,尤其在学习方面,我高考刚结束,正因为这样的心态这样的思想导致我高考的失利,最终只考了个本二末。一想起这些,心里就特别的难受,觉得自己如此努力了三年,结果却不如一些平常不努力的人考的好,心里特不是滋味,总觉得自己像个白痴,常常做事倍功半、反胜为败的傻事。本来自信满满的自己,总是被这种心态摧残的只剩对自己的怀疑。
    我很困惑,为什么每次像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再高中升大学这样关键的考试总是发挥失常,一联想到这,心里就莫名的恐惧,难道我永远也无法摆脱这种噩运吗?是不是如果我不改变这种性格缺陷,这种不良心态、思想,我的一生即使再努力拼搏、奋斗,结果也将是失败?我不想这样,我想改变,但总是改不掉、克服不掉,告诉我我到底该怎么办?我真的不想这样,我要克服,告诉我我到底该怎么做?急切盼望你们的帮助!

 

曹浩  回复:

   

    采桑子,你好!很高兴能共同分享你的心情,希望以下的回答能对你有些帮助。

                                      原因分析

    你很困惑现在的困境,因为你认为自己性格里面情绪化的东西比较多,敏感而且多疑,给自己的人际交往以及学习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你还担心自己的这种情况会不会持续下去。

    读你的来信,感觉你自我认同和接纳的东西比较少。比如:“感觉自己像个怪物一样,爱生气,不幽默,总觉得自己像个白痴”这些用语让我为你担心,也许正是这些比较低的自我评价影响了你对自己乃至他人的看法。感觉你和别人接触的时候你很在意人家说什么,甚至在意对方的表情,由此看来你可能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一种过度的担心和焦虑。心理学可能认为你缺乏一定的社交原则,因为原则不明,暗示性就会增高。

    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都在坦诚着自我,人不坏就看不到别人坏,人不善就感觉不到别人善。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怎么样,其实我们看到的是自己内心的一些东西。如果我们对自己都否定和不接纳了,那么我们也很容易从别人眼中看到人家对我们的否定和拒绝。你说你为什么每次像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这样的关键时候总是发挥失常。我想:这应该是你自我消极暗示的结果。当一个“关键时候就考砸”的观念进入你脑子后,你就受到了一种消极暗示,消极暗示的结果是带来了不良后果,不良后果反过来又会强化和巩固你的那个观念,以至于最后从表面现象上看,仿佛成了一种宿命。

                                       调整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或许下面几个原则会对你有些帮助。

   一:快乐原则:主动把快乐与人分享,自己也收获快乐。如果把敏感,多疑,焦虑与人分享,那么收获的就是痛苦和恐惧。

   二:肯定和接纳自我。我说的是全方位和无条件的接纳,包括自己的缺点。自己多肯定自己,不能期待通过别人的认同来找到自我的位置,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其实是过于认同别人的表现,这样的话,自我的位置就不容易找到。另外,对不开心和成功过于注意,那么一丁点的不开心和不成功就很容易引发你情绪上的过度反应。

   三:多用积极地自我暗示。不要用“我不要失败”“我不要考砸”“我不要心慌”这些含有负性词汇的语言,而要多用“我会成功”“胜利属于我”“冷静,淡定”这些含有正性词汇的语言,那么积极的自我暗示就会带来积极的结果。最后祝你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