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4月6日我发表在<<健康时报>>“心理版”的文章

(2009-04-08 20:26:21)
标签:

曹浩

专业文章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心理咨询   熟人免进

                                               曹浩

 

    现代人越来越能接受心理咨询了,这也证明他们能正视自己的压力,这是一件好事情,但目前心理咨询市场的价格偏高,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身边有做心理咨询的朋友,这样会更方便省钱,但其实心理咨询最忌讳熟人关系.

    就拿学校的心理咨询来说吧,为什么绝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向学校的心理老师倾诉呢?我想,这些学生心里肯定有不舒服的感觉,老师加上咨询师的双重角色给来访的学生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困惑.

    在我以前的一次咨询中,也是碰见了一个朋友.那天,她两眼血红,头发乱蓬蓬的,一脸憔悴.这和她一贯的形象反差太大了.之后这么多年,她一直没有和我联系,应该是一种刻意吧!她内心最无助最绝望的东西展现给我了,而我又和她最低谷的情绪状态连接在了一起,她可能觉得不自在.

    心理咨询不向熟人开放的原则是有道理的:

    首先,心理咨询需要权威.一般来说,不了解的人比较有神秘感,权威感.我们越了解,越熟悉,其神秘感就丧失,权威性不容易建立,这样自然就影响心理咨询的效果.

    其次,角色容易紊乱.即使在咨询中,心理咨询师能够处理好,来访者也不容易处理好,他可能在咨询中一会儿把你当作咨询师,一会儿又把你当作专业之外的朋友.

    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讲,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应该仅仅是工作关系,保持咨询关系的纯粹性,并通过来访者的主观世界呈现,协助来访者重建内心现实.所以,心理咨询,熟人免进,是为了切实地达到心理咨询的良好效果,否则,效果不好,连朋友也没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