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2013-10-25 11:21:21)
标签:

乌兰哈达山

基塔山

老榆树

红石砬子

满达

分类: 五色游记

乌兰哈达山

 

我对乌兰哈达山的情思还是要追溯到四十多年前,在白音温都尔分场打零工的时候。那年夏天里的某天,我骑马路过乌兰哈达,一时兴起,徒步登上尖尖的峰顶,四下远眺,心旷神怡。之后仰面躺在岩石裸露的山巅,享受日照和清风。那天,我无意间发现一片鱼骨化石,使我顿悟大自然沧海桑田之不可漠视。只可惜这片见证大洋变成高原整个地壳运动过程的史前鱼骨化石,却在之后几次迁居中被遗失了,很是可惜啊(此段往事在《记忆无痕》第一部“牧野随笔”之“游牧笔记”中“尝做叫花鹤”一文中有记述)。

http://s14/mw690/001GIJj6ty6DG9nOV8Fbd&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乌兰哈达山主峰基塔山

 

老汉我此番执意要登乌兰哈达山,就是想故地重游,看看能否再侥幸发现点什么山海变迁的遗物。

门德指引满达开着“草原王”从山脚走着S形路,来到半山腰,坡度越来越陡,不敢再往上开了,大家就开始徒步登山。人民医院心外科的金大夫一直反对我爬山,去年我在杭州飞来峰和南京紫金山,曾小试登山,只要不争强,量力而行,没啥问题。见到眼前的乌兰哈达,山坡不算陡峭,距山顶大约也就是200多米,应该没大问题,遂奋步而上。

http://s4/mw690/001GIJj6ty6DHe9Icy723&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老汉与门德边聊边走  感觉良好

 

http://s1/mw690/001GIJj6ty6DG9eVGlWf0&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满达先跑到山顶来个俯拍

 

走上一道山脊,我发现门德领的方向不对,我要去的是北面那座峰顶尖尖的“乌兰哈达”,而他却领着我们奔南面那个山顶上矗立着巨大石砬子的山。

http://s10/mw690/001GIJj6ty6DG9iCGzn09&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

乌兰哈达 红石砬子


http://s13/mw690/001GIJj6ty6DHbfwETWfc&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到达乌兰哈达

 

我叫住门德问道:“我是想去乌兰哈达,咱们这是去哪儿啊?”他说:“咱们去的就是乌兰哈达,你看山上不都是红色的石砬子吗?那座尖尖的山蒙话叫‘基塔’,是‘箭头’的意思。”我才知道,几十年来我魂牵梦绕的“乌兰哈达”居然叫“基塔”,呵呵,稀里糊涂几十年就是因为蒙话没学好啊!也是啊,乌兰哈达本就是红石砬子的意思,而基塔山峰的形状活脱脱就是一支蒙古弓箭的箭镞。

http://s11/mw690/001GIJj6ty6DHuGb8Wm0a&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从乌兰哈达远望箭镞样的基塔山峰

 

http://s4/mw690/001GIJj6ty6DG9v3Cxl63&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像外星人头颅般的石崖

 

乌兰哈达山与基塔山的直线距离至少也得有500多米,真要往山顶爬,估计下午再要去哈廷陶布高就来不及了,只好忍痛放弃重游基塔山,遂远远的拍下曾经发现史前鱼骨化石的基塔山峰。

http://s16/mw690/001GIJj6ty6DHaWDymb4f&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与误会了四十多年的乌兰哈达”——基塔山合影留念

 

后来查勘卫星地图,发现地图上一南一北标着“乌兰哈达”和“乌兰哈达山”,我分析,南边的“乌兰哈达”就是我们登上的红石砬子,北边的“乌兰哈达山”应该就是门德所说的“基塔”山,即乌兰哈达山的主峰。

http://s4/mw690/001GIJj6ty6DJcmiObxa3&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

百度地图上标示的

宝日格斯台苏木  都贵嘎其嘎  罕乌拉嘎查

乌兰哈达   乌兰哈达山    浩勒包    白音温都尔嘎查 

 

http://s16/mw690/001GIJj6ty6DHbjwxQ32f&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

箭尖儿

 

乌兰哈达虽然不很高大,也不很险峻,却也是岩峭石怪。

http://s12/mw690/001GIJj6ty6DHbogyFR8b&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

山下是茫茫的草原

 

http://s12/mw690/001GIJj6ty6DHboiLoL8b&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

无限风光

 

http://s4/mw690/001GIJj6ty6DHbAPBU7b3&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礁岩......远古的遐想


http://s9/mw690/001GIJj6ty6DHbAVWf6e8&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

石岩嶙峋

 

从山头上可以看到山下松迪长子斯琴家的定居点和那片小树林,再往四下眺望,散缀在茫茫草原上牧人们的定居点周围,还真是没什么人家有这样的小树林。

http://s4/mw690/001GIJj6ty6DHbxXBZNa3&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松迪长子斯琴家的定居点  左边是东山  右边山脚是嘎其嘎

远处是小兴安岭余脉


我们正在山头红石砬子上拍照时,满达一个人悄悄的跑到崖下三棵老榆树前蹿上蹿下,不知在干什么。

http://s4/mw690/001GIJj6ty6DHbEa7MDf3&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张牙舞爪的满达

 

我们从布满乱石的陡坡下山,门德搀着进春保护她慢慢走下来,真是很懂事的孩子啊。我们来到老榆树前,三棵老榆树简直就是从石头缝儿里长出来的,竟然能石砬子间存活,顽强的生命力真是令我们人类汗颜了!

http://s3/mw690/001GIJj6ty6DHbXDrq212&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

扶老

 

http://s16/mw690/001GIJj6ty6DHceSKtxcf&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

镜头到哪儿 哪儿就是美景

 

满达大汗淋漓的等着我们,到了跟前,他告诉我们现在不会有蛇了,可以在树下的石头上坐下歇歇,原来刚才他先跑下来就是轰赶石头缝里的毒物的。真让我感动,不愧是我们工副连老职工的后代啊。

http://s14/mw690/001GIJj6ty6DHbSVMND3d&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安全啦

 

http://s7/mw690/001GIJj6ty6DHceYB0y76&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

在岩石缝隙间求生存

 

我们上山前,斯乐格楞几次自豪的请我们一定要到三棵老榆树前拍照,我想她可能也是悟出了生长在岩石上的老榆树所能揭示出的大自然真谛。

http://s1/mw690/001GIJj6ty6DHbJy4Io70&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

乌兰哈达上的三棵老榆树

 

http://s13/mw690/001GIJj6ty6DHcvJIlK3c&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下山难

 

由南向北沿着山头参差的岩石转,随着角度的变换,山岩的形状也在发生着变化。

http://s1/mw690/001GIJj6ty6DHcGdNNCc0&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山崖一侧

 

http://s1/mw690/001GIJj6ty6DHcIQ2Iga0&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

变幻莫测在眼前


http://s5/mw690/001GIJj6ty6DHcIRC0474&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

与满达 门德 合影于乌兰哈达

 

http://s5/mw690/001GIJj6ty6DHcLSu2g04&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风吹草低

 

山坡的草丛中,时时会出现蘑菇和硕大的“马粪包”,还有幽深的地洞,不知是地阳(旱獭)还是狐狸、草原狼的洞穴?

http://s2/mw690/001GIJj6ty6DHcxH8sx81&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马粪包

 

http://s16/mw690/001GIJj6ty6DHcziGRN0f&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洞穴

 

我们走向停在半山的“草原王”,从这里可以看到北边山脚下松迪和老三蒙克家的定居点。

http://s15/mw690/001GIJj6ty6DHcRx47Qfe&690 宝日格斯台  (四)" TITLE="旅行漫记  宝日格斯台  (四)" />半山可隐见“草原王” 左上方是松迪家的定居点

 

从这里下山奔松迪家,再从那里奔浩勒包、白音温都尔老分场部、哈廷陶布高和莫勒黑淖勒,是我所制定的今天下午的行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