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行漫记  林东(四)

(2013-09-01 19:57:13)
分类: 五色游记

辽上京博物馆  契丹葬物

 

第三展厅主要展出的是辽朝宗教物件、墓志拓片,契丹火葬器物及随葬品。

展厅第一部分展示了反映辽朝宗教生活的萨满石屋照片、开化寺经幢上萨满舞蹈图的拓片,辽上京南塔佛造像、飞天浮雕和一些佛寺物件。

萨满石屋是建在辽代祖州城内西北部一座高台上的石房子。石房子以七块巨大的花岗岩拼成,东西长 7,南北宽5.3,3.6,前面有一门,门宽1.4,1.95,石壁厚度约0.4,顶盖厚0.75米,石板用铁楔连接。室内有一石床,4.3米,宽2.5米。关于石房子的资料到如今还没有发现任何记载,故对它的建成年代和确切用途至今尚无确论。

http://s13/mw690/5c3b7174tx6CjxKoZTm1c&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神秘的辽代石房子

图片源自:百度图片

 

有一种说法认为石屋是祖庙,为契丹人祭祖的场所。

另一种说法认为这里是祭祀场所,契丹族是鲜卑后裔,鲜卑有祭祀石洞的习俗。中国古时,战争和祭祀被视为极重要的事情,“牺牲”一词最早源于萨满教,表示一种神圣的奉献。

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这里是永康王兀欲囚述律平和李胡的石牢。

再一种说法认为是辽太祖东征渤海病逝回到祖州时的停尸房。其根据是因契丹有停尸的习俗,少为数日,多则数月。

我想这座神秘的石房子既然建在辽王朝第一座奉陵邑祖州城内,又开采巨大的天然花岗岩石做建筑材料,很符合萨满教崇拜自然的神灵观念,说它是契丹人祭祖场所或萨满教祭祀活动的场所比较合理。

萨满舞是巫师祭祀、请神、驱邪、祛病等活动中的舞蹈,俗称跳神,它是一种表现宗教信奉万物有灵和图腾崇拜内涵的原始舞蹈。“萨满”一词原意为“因兴奋而狂舞者”,后衍为萨满教巫师的称谓。舞蹈时,巫师的服装以兽骨、兽牙装饰,所执的抓鼓既是法器又是伴奏乐器,有的头戴鹿角帽、熊头帽或饰以鹰翎。舞蹈动作也模拟野兽或雄鹰。萨满舞在祷词咒语、吟唱和鼓声中进行,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在我国的蒙古、鄂伦春、满、赫哲、维吾尔等北方民族到了20世纪中期,还有有萨满舞的遗存。

http://s15/mw690/5c3b7174tx6CjxNNneC0e&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萨满舞蹈  开化寺经幢拓片

这里展出的一卷开化寺经幢拓片所表现的就是萨满舞者的各种动作,有些动作模仿的还很逼真。

南塔位于辽上京遗址南约2.5公里的龙头山北侧(辽称石盆山),为八角七层密檐式空心砖塔,塔高25.5米,须弥座塔基边长3.8米。如今塔檐已残破,刹杆也不存在了。塔的南侧有高2.4米、宽1.6米的门可以进入塔内。塔身各面嵌有赭色石质和砖质的佛造像、飞天、菩萨、道士、小塔等浮雕。大日如来佛位居中央,东南为释迦牟尼,西南为道教仙人。佛道存于一塔,独具特色。

http://s9/mw690/5c3b7174tx6CjxUnaxqa8&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                    虽为佛造像  似应为道士造像


http://s10/mw690/5c3b7174tx6CjxUpWU9d9&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

释迦牟尼佛造像

 

南塔浮雕佛造像刀法刚劲,形象逼真优美;飞天体态柔润丰满,线条清晰灵动。华盖两侧的伎乐人、供养人、坐佛以及莲花下的孔雀,雕凿的栩栩如生,足见当时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为当今珍贵的辽代石刻作品之一。

http://s6/mw690/5c3b7174tx6CjxZC1b7f5&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

辽上京南塔浮雕飞天

 

http://s15/mw690/5c3b7174tx6CjxZDxBcbe&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体态柔润丰满

 

http://s12/mw690/5c3b7174tx6CjxZFa9Zbb&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线条清晰灵动

 

http://s1/mw690/5c3b7174tx6Cjy8WEQo80&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

                             小石狮

 

http://s4/mw690/5c3b7174tx6Cjy8ZdwT43&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铜铎

茵镇是我国古代贵族室内用以压在茵席边角的饰物,除了实用功能以外还带有辟邪祛恶的作用。五代以后,室内改设桌椅、卧榻等,茵镇也随之消失。只有北方的契丹人仍保持席地而坐的习惯,仍使用茵镇。

http://s3/mw690/5c3b7174tx6CjybLceC72&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                           石卧狮茵镇

 

http://s1/mw690/5c3b7174tx6CjydHXwId0&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

在南塔东山坡发现的大安六年经幢

 

展品的另一部分展示了以汉字、契丹大字、契丹小字三种志文书写的韩匡嗣及夫人、韩德威、耶律元佐、萧兴言、耶律习涅、耶律敌烈等人的墓志拓片,内容丰富,刻工笔法苍劲,为研究辽国政治、军事、文化提供了真实的实物资料。

http://s8/mw690/5c3b7174tx6CjCeFathd7&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墓志拓片

 

相传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20年下令耶律突吕不耶律鲁不古参照汉字偏旁创制了契丹文字,史称契丹大字计有3000多字;契丹小字为辽太祖之弟耶律迭剌参考回鹘文对大字加以改变而成。契丹小字是拼音文字,约500个发音符号。契丹小字比大字简便,原字虽少,但可把契丹语全部贯通。契丹族创造文字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觉,对其他民族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西夏创造党项文字、金朝创造女真文字元朝创造八思巴文字。契丹字到1191年金朝金章宗时期被废止使用。

http://s9/mw690/5c3b7174tx6CjCijDW838&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

耶律习涅墓志拓片(契丹大字)

 

http://s1/mw690/5c3b7174tx6CjCioWwU40&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契丹小字 耶律(韩)高十墓志 局部

 

http://s16/mw690/5c3b7174tx6CjCiqzJJef&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

契丹大字永宁郡主墓志  局部

 

展厅还展有一些反映契丹游牧民族丧葬习俗的火葬器物。辽朝的宗教佛教萨满教为主,也崇拜契丹祖先和民间信仰。

http://s15/mw690/5c3b7174tx6CjCun5ue8e&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人形木雕骨灰匣

 

萨满教崇拜自然。拜火,认为火来源于天界,最神圣、洁净,也最亲切,能洗涤一切污秽、驱赶魔鬼、卜问休咎等,任何宗教仪礼都离不了火,各种祭品都要先献一点给火神拜山。山是氏族部落祖先的居所或起源地,并主宰各类禽兽。古代突厥各部落首领都会到祖先栖息过的山洞杀牲祭祀,称为祭圣山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每年春节要向太阳神(德勒钦)叩拜,正月十五日或二十五日向月神(别亚)磕头,祈求一年安吉。他们认为北斗星能赐人长寿,也应叩拜。

如此,辽地出土的各种式样的火葬器物,说明契丹人丧葬形式多为火葬,我想应该是源于他们对火的崇拜吧。

http://s16/mw690/5c3b7174tx6CjCz0BIj7f&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

木制铭文骨灰匣

 

展示物有穹庐式鹿纹骨灰罐、须弥式骨灰罐、茶绿釉仓廪式骨灰罐外,还有木制铭文骨灰匣,真人大小的人形骨灰盒。

http://s10/mw690/5c3b7174tx6CjCBZsJXf9&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穹庐式鹿纹骨灰罐

 

http://s2/mw690/5c3b7174tx6CjCC20Eh11&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须弥式骨灰罐

 

http://s4/mw690/5c3b7174tx6CjCC5ez9f3&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茶绿釉仓廪式骨灰罐


http://s9/mw690/5c3b7174tx6CjCECneU48&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

木棺

 

出乎意料的见到一木棺,这是1990年在林东炮楼山一座被盗辽墓发现的。墓内有壁画,墓室北壁下陈有一具木棺,木棺长186,宽64,高 50厘米,棺内放有木质圆雕人偶像,木偶像仰身直肢,光头,五官端庄,面容慈善,是僧人形像。木偶身上的衣裳大部分已朽毁或被盗墓者撕碎,只有盖在身上的印花素罗衾保存较好。木偶像制作精巧,四肢各部关节用套轴、暗榫、插榫等不同形式连接使其能够活动,并在脑后和后背各凿一个方槽,分别装有头骨和其它部位的骨灰,这具木偶像可能是按墓主真容而造,既代表真身又是葬具,这是辽代佛教一种独特的葬式。

http://s6/mw690/5c3b7174tx6CjCEH4J725&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

 木雕真容偶像 

 

墓葬物品中还有铜鎏金龙纹冠、银面具鎏金面具、铜丝手网等精美的金银铜器,应该是契丹贵族的随葬物品,而那顶铜鎏金龙纹冠则是辽代皇族的随葬物。

http://s7/mw690/5c3b7174tx6CjCKfbxka6&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铜鎏金龙纹冠  银面具

 

http://s1/mw690/5c3b7174tx6CjCNBSWAf0&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铜丝手网

 

http://s13/mw690/5c3b7174tx6CjCNDSoYbc&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鎏金面具

 

金银铜随葬物之外,还有十分精美的陶瓷器皿铁锈花盘,铁锈花龙凤罐。 

铁绣花是我国宋代北方定窑所创制的一种黑色釉。铁绣花的花纹,如北方寒冬之窗花,晶形十分复杂,是我国原始的结晶釉之一。《饮流斋说瓷》说:紫黑之釉满现星点,其光莹亮如铁者,谓之铁锈花。

http://s8/mw690/5c3b7174tx6CjCTSYQv67&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                       铁锈花盘  铁锈花龙凤罐

 

在展柜里见到一个“题诗四系罐”,由于匆忙,竟没有注意罐旁边放的那帖五言诗,虽然拍了照,却模糊得几乎辨认不出一个字来,而罐体上的几个勉强认得的字,也绝不足以看出是什么诗句。

http://s12/mw690/5c3b7174tx6CjCWdMJtfb&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题诗四系罐

 

四系罐是早期青瓷中最常见的一种实用器,直口,丰肩,鼓腹,平底,肩部有四耳(系),耳由两根泥条捏成或削成桥形。两晋南北朝非常风行,并延续至唐宋。这与系在当时所起的能提能挂作用有关,也与四系、八系给人以平稳感美的视觉享受有关。

在展厅出口门边的展柜里,一通雕龙棺板,为韩氏家族墓地出土。韩知古是辽太祖21名佑命功臣之一,因此被辽太祖赐契丹皇族耶律姓,是辽朝第一家赐姓耶律的汉官家族,成为在辽朝帝族、后族之后的一个显贵族系,前面说到的那顶铜鎏金龙纹冠就是出自韩氏家族墓地,可以见得这个家族地位之高。韩氏家族的发展和演变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缩影,更是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体现。

http://s14/mw690/5c3b7174tx6CjD0VseN1d&690 林东(四)" TITLE="旅行漫记  林东(四)" />韩氏家族墓地出土的雕龙棺板

 

韩匡嗣是韩知古的第三子,辽太宗时为右骁卫将军,后提拔为二仪殿将军,他在世宗、穆宗两朝时未被使用,景宗即位后,韩匡嗣再被委以重任。韩匡嗣夫妇及其子孙的家族墓地座落于巴林左旗西北80多公里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