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二人西贝
二人西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263
  • 关注人气:3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妙计“推恩令”

(2013-07-05 14:18:00)
标签:

皇帝

死后

妙计

诸侯

计谋

分类: 历史

“推恩令”是西汉政论家贾谊给文帝刘恒献的一条妙计。要说这计策妙在哪里,得从古代的分封制说起。

分封制起源于西周。周武王灭商后,为了对国家进行管理,建立了封诸侯,建藩卫的地方行政制度。

所谓“封诸侯,建藩卫”,就是将全国除京城以外的地方,都分封给周武王自己的亲属和功臣,让他们各建邦国,分别镇守朝廷的疆土,捍卫王室,让周王朝长治久安。

周武王想得倒是挺好,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由于被封的国王不仅拥有自己的地盘,而且拥有自己的军队,久而久之便坐大起来,对帝王的话或爱听不听,或阳奉阴违。更有甚者,有的被封国王以自己的强大势力,心怀叵测,与朝廷分庭抗礼,争夺帝王的位子。而被封的国家之间,为了扩张地盘,你争我夺,互相争战。到东周,周王朝已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被封的各诸侯国长达500多年的混战。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春秋战国。

时间到了汉朝。刘邦建朝之初,虽然在国家管理制度上主要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但同时认为,保卫王朝,还是自己的子孙和近亲可靠,于是将他的几个儿子和侄儿封了王。可是,在刘邦死后,他的几个被封王的儿子和侄儿各霸一方,互不买账;有的还蓄谋争夺皇位。这让刘邦死后继位的文帝刘恒很伤脑筋。他想削藩,但疑虑重重:削藩吧,担心伤了手足之情,更担心由此引起战乱;不削藩吧,祸根难除。正当他左右为难时,贾谊向他献计说:与其削藩,还不如增藩!文帝不解:如今这些藩国已经够乱的了,增加藩国岂不更乱?贾谊说:可以以乱治乱。文帝问:怎么以乱治乱?贾谊说:请皇上把各藩王的儿子都封为王,封地就在藩王各自的地盘里。这样,原来的一个藩国变成了几个藩国,不仅藩国的势力弱了,不能与朝廷抗衡,而且他们之间互相内斗,也无暇与朝廷抗衡。

文帝觉得此计虽好,但还是有些犹豫,担心藩王们识破计谋,不会愿意。贾谊说,世上哪有父亲不希望儿子们封王封侯的?这是皇上给藩王们的恩典啊,既有恩于父亲,又恩及儿子,藩王们感激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不同意?后来,文帝依计行事,下令把齐王刘肥的6个儿子封为王,将齐国分成了6个小国;又把淮南王刘长的3个儿子封为王,将淮南国分成了3个小国,使他们的势力大为减弱。而齐王刘肥和淮南王刘长都对文帝的“恩宠”十分感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推恩令。

推恩令,意即有恩于藩王自己,也有恩于其儿子。这计策妙就妙在皇帝即削弱了藩王,又让藩王对皇帝感恩戴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唆粉杂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