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州关帝庙的建筑布局与特色
(2025-04-29 08:57:31)
标签:
教育历史收藏文化旅游 |
分类: 散文 |
引言
二零一三年夏,我参加《东方散文》全国散文作家赴山西垣曲笔会。在垣曲作协主席王士敏及会务组的安排下,七月二十四日上午作家们看了永济普救寺、鹳雀楼。下午看了解州关帝庙、舜帝陵。夜宿运城。
中国大地上的普遍性民俗现象:文庙和武庙
中国大地上有一种普遍性的优秀传统民俗现象: 处处有文庙和武庙。
文庙,又称孔庙,是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建的庙宇。
武庙俗称“关爷宫”。 “关爷”是中国民间对关羽的尊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庙和武庙是两种重要的庙宇类型,分别代表着文治和武功的文化象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治武功、文武兼备的价值观念。
文庙与武庙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对文武双全理想人格的尊崇,它们在形象上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知识和武力两种力量的重视,以及和谐发展的社会理想。在现代社会,文庙和武庙依然承载着文化教育与传承的作用,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同时也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在民间信仰中,关羽被尊为武圣,是忠诚、勇猛、正义的象征。他的形象通常为红脸膛,长须,手持青龙偃月刀,骑着赤兔马。
关羽的形象和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忠诚和勇武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化中推崇的典范。在民间,关羽不仅是武力的象征,也是商贾尊崇的财神之一,希望能得到他的庇佑,带来财富和好运。
关羽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被浪漫化和神话化,他的形象在各种民间艺术作品中频繁出现,如年画、戏剧、小说等。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关羽庙宇非常普遍,每年的关羽诞辰都会有庆祝活动,民众会前往关羽庙宇祈福和祭拜。
在我的故乡村子里, 就有武庙“关爷宫”。而文庙(孔庙),则县治榕城才有。
解州关帝庙建筑布局
解州关帝庙坐落在解州镇西关,坐北向南,南面条山峥嵘耸翠,北负硝池银镶玉砌,东临盐湖浩渺无垠。庙外,红墙绿瓦,高垣围峙,楼阁耸立,古木参天;庙内,殿堂肃穆,楼亭嵯峨,廊庑环列,花木扶疏,百鸟啼鸣,寂静幽邃。整个庙宇占地三百四十亩,从南向北依次由结义园、庙区和寝宫三部分组成,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气度恢宏。因历史最古、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而号称“天下关庙之首”。
在建筑规格上,解州关帝庙现存布局为我国古建最高等级的帝宫式建筑群。主要表现在:一是具有皇家宫阙所独有的端门、雉门、午门、文经门、武纬门、东西华门、东西便门等门庑,虽然体量较小,但位置门额皆与帝宫类似。二是午门和崇宁殿前铺设浮雕蟠龙和流云的云路,且崇宁殿前竖立华表,以表威仪。三是端门外当心设“挡众”,阻止官吏马轿通过。四是庙门两侧建设内外两重高大宫墙,前沿墙上垛口罗列,犹如北京紫禁城的宫墙形制。左右两侧宫墙折角处设钟鼓二楼,与故宫午门两侧角楼作用相同。
在平面布局上,解州关帝庙沿用了中国古代建筑群传统的中轴线对称的方式。庙区设立东、中、西三道轴线,以中轴线的主庙为主轴,庙两侧分置东宫和西宫,三条轴线以内围墙和廊庑间隔。尽管东西宫所供奉的都是道教之神,但宫分东西,又各立轴线,除了解州关帝庙,其他佛寺道观皆无此制。
在功能分区上,解州关帝庙沿袭了中国自古以来所奉行的“前堂后舍”、“前朝后寝”的宫殿格局。“堂”、“朝”即办公区,“舍”、“寝”即生活区。结义园、庙区和寝宫三部分组成的解州关帝庙,主庙区包括了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等主要建筑。崇宁殿内神龛精致华丽,龛中的关帝身着帝王正装,左右侍童端立,龛前文臣侍候,两厢仪卫设施齐全,活脱脱君王上朝办公的情形。而由娘娘殿、太子殿和春秋楼构成的寝宫,寂静幽闲,尤其春秋楼上的关帝独自聚精会神地秉烛夜读《春秋》,把关帝公事之外的夜生活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办公生活区之外的休闲苑囿,如同北京故宫有御花园一样,解州关帝庙也有结义园,只不过其位置居于庙前。考稽全国佛寺道观,苑囿建于庙侧和后部者皆有,建于庙前者,仅此一例。
在立体布局上,解州关帝庙合理利用自然地势,充分地考虑到了各建筑物的功能、体量、造型、式样、空间容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主从位置、先后次序、格局规范、层次差异和等级分布等因素。庙前的结义园借地造景,在地势低洼之处浚池植莲,池南高峻之处布列假山,池中条形半岛厂安排建筑,山水相依,高低错落,典雅别致,庙区门前地势狭窄,视野短浅,于是建设者大胆拓展侧面空间,设置林荫夹道,局促之感顿无。对于庙区的主体建筑,设计者以御书楼和崇宁殿居中,通过抬升地面和加高基台,既凸显了帝王宫阙的庄严肃穆,又达到了全庙的第一个高潮。而生活区寝宫于地势最高处构筑二层三檐九级式楼阁,规模宏大,气势巍峨,构成了关庙建筑的第二个高潮。
在建筑性质上,解州关帝庙既有浓厚的宗教建筑特征,又有鲜明的纪念性和祭祀性建筑的体例。由于关公“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位于关公故里州治所在地的解州关帝庙,合圣帝与神灵于一堂,集宫廷与庙宇为一体,其庙堂建筑以关公的祭祀崇拜为中心,既有宫城中前朝后寝、午门持重之建筑规制,又有庙堂中楼阁在前(御书楼)、崇奉主体(关圣殿)居中、藏经阁(春秋楼)居后的布局。主庙中无佛道神祗,也没有佛寺道观的设施(仅琉璃影壁、钟鼓楼、焚表楼和殿内神龛与佛寺道观相近),碑石文献也无崇佛奉道之记载,是既参照佛寺道观、又迥异于佛寺道观的独具特色的庙宇体系。
解州关帝庙的特色
关羽, 山西解州人。而解州关帝庙, 被称为“天下关庙之首”。
之所以被称为“天下关庙之首”,我们有必要了解解州关帝庙都有些什么独特之处。
历史悠久:解州关帝庙创建于公元五百八十九年,存世一千四百余年,是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宇。
建筑艺术:解州关帝庙的建筑群保存完整,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独到审美。其独特的设计使建筑群具有生动的气息。特别是春秋楼,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珍品。
文化意义:解州关帝庙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它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同时,解州关帝庙还是关公文化最早的发源地和集散地,是海内外游客、信众观光朝圣、寻根谒祖之圣地。
文物保护:解州关帝庙始终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精心守护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遗产。同时,还加强了对关帝庙周边环境的整治,提升景区的整体风貌,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
综上所述,解州关帝庙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艺术、深远的文化意义以及有效的文物保护措施,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解州关帝庙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轴对称布局:解州关帝庙的建筑群采用传统的中轴对称格局,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春秋楼等主要建筑依次排列,布局严谨,气势恢宏。
精湛技艺和独到审美:庙内建筑群保存之完整,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独到审美。木坊、石坊、碑亭等文物基本保存完整,布局紧凑,高潮迭起,令人目不暇接。
独特设计:奇特的设计为静态的建筑注入了一种仿佛随时可能腾空而起的生动气息。解州关帝庙的建筑犹如一颗镶嵌在中条山与银湖之间的璀璨明珠,其宏伟的规模和精巧的设计,让人叹为观止。
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在古建筑保护的道路上,解州关帝庙始终坚定不移地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精心守护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遗产。每一次的修缮都是对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对历史文脉的敬重。
综上所述,解州关帝庙的建筑风格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深邃智慧,也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解州关帝庙的建筑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艺术的传承:解州关帝庙的建筑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深邃智慧。其木雕和石刻等艺术品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内容丰富,为后世的建筑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借鉴。
建筑布局的典范:解州关帝庙的建筑布局严谨,中轴对称,这种布局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极为常见,对后世的建筑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北京故宫的建筑布局就深受其影响。
文物保护的示范:解州关帝庙在文物保护方面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建筑进行科学修缮,确保建筑的原貌和历史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这种保护理念和方法为后世的古建筑保护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文化传承的平台:解州关帝庙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展示,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如关帝诞辰庆典、关公文化展等,解州关帝庙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综上所述,解州关帝庙的建筑风格不仅在艺术和技术上对后世产生了影响,还在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就是解州关帝庙的独特特色, 所以才被世人称为“天下关庙之首”。
二零二五年四月二十六日追记、二十七日修订于隐庐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