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诗歌编年》后记
(2024-02-24 14:11:36)
标签:
教育历史情感收藏文化 |
分类: 散文 |
大约自二零一五年二月六日起,这个甲午年的腊月过了将近三分之二的年底,我开始逐渐校对《牧童诗歌编年》中旧体诗和对联的音韵、平仄、以及对偶,并对新体诗进行修订,也把原先后发表于广东作家博客精彩网、广东作家网文学风论坛•网络文学、揭阳岐山论坛•心灵随笔版上网友们的一些酬唱赠诗进行整理,继而重新编辑,以编年的形式排版,其顺序按旧体诗(含古风与近体诗及词) 、新体诗(即自由体) 、对联编排。关于网友的酬唱赠诗,有具体针对某诗的附录于某诗之后,没具体针对某诗的集中附录于后面并标示为网友赠诗、赠联。最后又附录了一点谜语。
为什么要把谜语附录于诗集之后,因为这种属于群众文艺的谜语,很难把它归并放入到哪一类文学体裁之中,而我又不是谜语专家,根本出不了谜语专集,所以只能把它附录于诗集之后。之所以要存之,是为纪念我未进入文学创作之前的两场谜事。
其一、一九七七年春节,我在海南农垦的一个连队,由我主持进行了一场猜谜活动。在当时的山沟中,在物质精神的双重贫困中,这场猜谜活动让当时没法回城过年的知青在春节的寂寥中给予了极大的节日欢庆与快乐,多少也算欢度了一个春节。那温馨场景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其二、一九七七年的国庆,我在海南农垦师范,我们政文班也举行一场猜谜活动,也是由我主持进行的。而这诗集附录中的谜语,就是在这两场猜谜活动中当时由我赶鸭子上架凑撰出来后而筛选出的一小部分。一是这些谜语的内容特点多少都和我后来痴心的文学可扯上一点关系。二是我有意保留下猜班里同学名字的谜语,作为对那两年师范生活及对同学的怀念。回乡后,偶一为之在揭东文化馆编印的《揭东谜苑》小册子中刊过数条谜语,其实也是从那两场谜事的凑撰中随捡而送去的。而我又一时兴起,做了几条有关揭东地名的谜语。此兴倏忽而过,自此后我再也从未涉足谜语和谜坛。
总而言之,这册编排好的《牧童诗歌编年》显得有点芜杂,除了有自己的诗、联,也有朋友们赠送的诗、联。又因排版上的讲究,书页的空白处又插入一些相关的字、画、摄影作品,这就几乎成了大杂烩了。好在主次反算清晰,不致喧宾夺主。
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章乃人生余事,它是人们生活之余的各种各样的爱好之一,正像有人喜爱喝(酒) 、有人喜爱赌(博) 、有人喜爱玩(如麻将、扑克、游戏等等)一样。只不过爱好存在良好和恶习之分而已。
二零一五年二月十日下午草于隐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