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三,难熬的七夕之夜
(2023-08-25 19:10:02)
标签:
星座文化情感收藏历史 |
分类: 散文 |
昨晩约九时多睡下, 后左牙隐隐作疼(左牙中有一蛀牙, 后牙医把看得见的蛀牙磨去, 牙根留在牙龈里, 然后上面镶了二个活动假牙, 可随时取下清洗。) 隐隐作疼的就是那个磨去蛀牙留在牙龈里的牙根……这么一阵又一阵的“隐隐作疼”: 那就是不明显的、不是大痛的、 也不是很痛的、但又是阵阵作疼的痛……那种钻心的疼、钻脑的疼啊!撕心裂肺、痛不欲生、那种钝刀割肉或受凌迟死刑的痛啊!确实无法言说、无法形容、无法表述……好在牙痛不是某个人的专有, 人类五千年的文明史, 人类的祖先早已有所总结: 齿痛正知齿痛人(潮汕俗语: 牙痛过的人才知道牙痛人的痛苦是什么样的一种滋味!) 曾经牙痛过的人能够深刻体会到牙痛的痛苦滋味!没有牙痛过的人你跟他怎么说他都不会明白的。
我只得爬起来漱口、取下假牙清冼。然后躺下等待……“隐隐作疼”的牙毫不收敛……我只得又起来用牙膏刷牙, 后吃二粒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用于急性智齿冠周炎、局部牙槽脓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 再躺下, 还是“隐隐作疼”!还是翻来覆去、覆去翻来地翻身……
我只得又爬起来,在家中踱步……找到一个香蕉, 剥了皮吃下去……常言道: 病急乱投医。我希望吃下这个香蕉后能出现奇迹……
我又躺了下去, 但奇迹没有出现……还是翻来覆去, 还是“隐隐作疼”……我只得又爬起来, 继而又找一瓶牛奶喝, 原因同上……结果也同上……
我只得又爬起来, 又第二次吃二粒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又无可奈何地躺下去, 可恨的“隐隐作疼”并没有消失……我被折腾到凌晨三时多了……又可怜地只得又爬起来, 又第三次吃二粒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继而开电脑, 继续边看电视剧,继续边整理下载的画册……我想分散我的注意力, 看能不能减轻痛苦……看电视剧整理下载的画册直到凌晨四时多, 我感觉又乏又累, 故又躺下, 可还是睡不着……因为牙还是隐隐作疼呀……
隐隐作疼的牙折磨我到上午七时多, 我起床上了一趟卫生间。然后交代“老伴”自己下楼去吃早餐,因为我去不了。牙还在隐隐作疼……我又第四次吃二粒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老伴”吃完早餐回来, 八时多了。我这时才朦胧睡去……那就是说, 牙已隐隐不疼了……咦哎哟——二零二三, 这个难熬的七夕之夜终于过去了!一夜四次、八粒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终于把这可恨可恼的邪火压下去了!我也终于熬过了这个难熬的七夕之夜!阿弥陀佛!
七夕之夜——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
在古代女子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这也就是“乞巧”这名称的来源。妇女亦会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为之得久。久而久之,七夕也成为了“女儿节”。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对爱的承诺。(二零零六年五月二十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牙一隐隐不疼, 被折磨了一夜的我终于稳稳地睡了一觉!一觉醒来已是中午十二时了!清晰的头脑这时就想: 为何在七夕之夜一夜牙痛?莫不是“七夕”下午自己吃了一大把龙眼(卖水果的小伙只象征性收两元钱) 引发的虚火上升而作粜?一定是的。
爬起来, 随便吃几小块北海道风味饼干, 喝几口牛奶。然后下楼到市场买点猪骨、苦瓜。回家, 拿出咸酥花生米, 然后用猪骨、咸酥花生米、苦瓜熬粥。
民以食为天。人是铁, 饭是钢呀!
二零二三年八月廿四日写于隐庐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