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绕北河》廿三.参加海西会议与主编《作家笔下的揭阳》

(2023-02-06 20:40:38)
标签:

教育

文化

情感

历史

收藏

分类: 长篇小说连载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 陈芳男代表揭阳市作协应邀赴福州参加海西四省二十地级市作协联谊会。海西会议的主题为编辑海峡两岸(大陆二十城, 台湾七城)二十七城丛书。

二零一零年一月,陈芳男在揭东万竹园组织召开了当时初定为《金凤揭东》一书的编辑会议,此书初步编辑后因故有关部门领导未审定自然也未付印而流产……

三月, 陈芳男任《作家笔下的揭阳》的执行主编,组织原《金凤揭东》一书的七八个作协会员当编辑,用二十多天完成了该书的选稿、定稿、配图、校对等一系列编辑工作。

陈芳男当时写的《作家笔下的揭阳•选稿定稿的原则》是这样的:

 

二零一零年农历正月十四(二月二十七日),我们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内容是马上着手编辑《作家笔下的揭阳》一书。我们的安排是这样的:四个栏目,每个栏目各二人负责;前十天交初稿,后十天定稿,另十天机动,一个月内完成所有组稿,包括所有图片,所有补白诗、文,各种地图,以及制作各种表格,写好每辑前言。三月底交稿,四月由出版社出书,以赴今年四月“海峡论坛”之“首届海峡两岸二十七城市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上所举行的新书首发式。

从第二天(元宵节)起,编辑们马上日以继夜马不停蹄地投入紧张的编辑工作。网上征稿,公布栏目的具体要求,前十天如期交出初稿。然后一切都在按计划顺利地进行。

征稿虽只十天,但收到了大量稿件,感谢这些热心作者的支持!许多作者的稿件落选,并不是文章质量不好,而是存在下面的几个实际问题:

.我们原则上每县(区、市)每个栏目安排三篇,但有些栏目没人投稿,有些栏目投稿者过多,栏目投稿者过多的许多就必须淘汰。

.我们要求必须用大散文笔法,有些投稿者用的是写史志的考证笔法,有的用的是论文或说明文笔法,所以也就被淘汰了。

.有些投稿者写的内容不切题,游移于栏目要求的边缘,有些内容空洞无物,有些所写事物不具有代表性,所以也就被淘汰了。

.因为有些栏目没人投稿,所以,我们的编辑只能自己撰写;这就出现了有人一篇没入选,有人却入选多篇的现象;有些栏目投稿者过多,为了多照顾一些入选者,所以我们做了一些调整,从此栏移至彼栏(因为有两个栏目有共通之处)。

.这些文章我们是经过反反复复的比较调整才选出来的。我们的宗旨是取文以质,既考虑覆盖面,又考虑代表性。

一个比较大的文化工程,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难免挂一漏万,希望各界朋友提出宝贵意见,不当之处,更希望各界朋友给予支持与谅解!

《作家笔下的揭阳》编委会

二零一零年三月二十一日

 

后来陈芳男又写了《作家笔下的揭阳•有关问题》:

《作家笔下的揭阳》原名《水城揭阳》,这是一本必须可以代表揭阳水平的历史文化丛书,所以,我们一开始对编这本书的目的、原则非常明确:取文以质,有所倾斜。

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们没什么不能见光的。所谓有所倾斜,就是说,两篇同等水平的文章,作者一是作协会员,一不是,我们倾斜作协会员的——因为这是市作协编的书;两位作协会员的同等水平的文章,我们倾斜编委会编辑——这也在情理之中;如果既是作协会员又是编委会编辑的文章,但文章实在距这本书所设定的具体要求距离太远,我们也不录用,宁可用不是编委会编辑,也不是作协会员的文章——决不能影响书的总体质量。作协的领导,编委会编辑的稿,就有不少最先被我们淘汰。

还有,举个例子,比如写黄岐山的,揭阳就相当多,因为揭阳日报曾经征文。你们选的这一篇难道就是最好的吗?肯定不是。但是,因为稿源一是投稿,一是编辑们在网上搜索,好的没有上网,我们看不到,或者不会使用电脑,没法用邮箱投稿——你就是送纸质稿,编辑们也没时间去打字,如果这两者都没有,而我手头却有,故就用上了。这是一种情况。

其他各种各样相对复杂的情况,我们在《关于〈作家笔下的揭阳〉选稿定稿的原则》中也已点到了。

这本书是出版社埋单,他们要考虑销售发行的市场效果。所以他们要审稿删改;另外,整套书的页数、定价要统一,所以超容量自然要删了。

出版社删改,这一点我们没法预测估计,更不知道他们事先不通气,不征求意见,而胶片已出,我也回天乏力了!遗憾!

我是宁可被删的文章是我,而不愿被人误会!也不愿被别有用心者去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可惜,看起来出版社对我也是有所倾斜啊!因为有人已产生误会了,我心不安呀……

——引录自《〈作家笔下的揭阳〉选稿定稿的原则及有关问题

 

六月,海峡二十七城丛书由海峡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由陈芳男执行主编的其中之一《作家笔下的揭阳》一书也面世。

当时,《揭阳日报》做了这样的报道:《作家笔下的揭阳》备受关注:

本报讯 近日,第二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厦门开幕。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参加了第二届海峡论坛。海峡27城市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我市精心挑选的20种反映揭阳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图书、画册在与论坛同期举行的第三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新闻出版馆展出,这是我市首次以出版物形式在海峡展会上对外宣传揭阳,是提高揭阳知名度的又一新举措。

海峡27城市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参加对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四省(福建、浙江、广东、江西)20个城市和台湾7个主要城市的新闻出版业界人士,我市属于国务院确定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范围。会上,展示海峡27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状况的“作家笔下的海峡27城(丛书)”举行了首发仪式,丛书中《作家笔下的揭阳》将我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风情、城市面貌生动展示出来,让读者感受我市独特的城市魅力。该丛书将在海峡两岸同时发行,对促进27城市之间的了解合作,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文化交流和产业对接将起积极的作用。 (林晓霞)

 

《作家笔下的揭阳》 这本书的成功编辑,主要应归功于当时揭阳市作协主席黄济群。书编好后, 陈芳男自然发黄济群审稿。黄济群第一时间马上审完发回。难能可贵的是, 陈芳男的编辑事务自始至终黄济群一概不干涉, 绝对信任。因为陈芳男曾在某杂志社编杂志、编书,某杂志社的有关领导一再无理干预……干预本应该, 谁叫他是领导呢?问题是此人是外行 不懂、又乱指挥……特别是对人不信任!所谓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举个例子: 在某杂志社编杂志、编书, 这些都是义务劳动。某领导却像特务一样, 整天偷偷去监视人员来不来?来多久?迟到或早退等等……又记录在簿(值日日志)。如此糊涂的人, 哪能当什么领导?他当领导的杂志社, 不给他弄散才怪!后来真的被弄散了。

还有另一负责人, 编辑事务中碰到一点正常的差错, 上面的领导又不了解情况, 批评了他。他不做解释、交流, 而是吓破了胆, 所以是非不分, 又没原则性,听凭一班小人兴风作浪,更有甚者, 为了推脱自己的责任,自己信口雌黄, 颠倒黑白, 陷害为他干工作的人……使群小更加肆无忌惮地乱搞……

总之, 没有黄济群, 就没有《作家笔下的揭阳》。当初,陈芳男在单位调课请假赴会(实际只有一、二节课而已),校长请示曲溪教育组, 教育组不允。是黄济群打电话给教育组罗组长陈情, 教育组才予放行。

二零二三年二月六日修订于无为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