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法回避的疼》第四十八章涉足江湖

(2021-10-24 08:39:49)
标签:

历史

情感

时评

文化

星座

分类: 长篇小说连载

《无法回避的疼》第四十八章涉足江湖


一九九七年春节,阿佬的几个故友到阿佬的新居来给阿佬拜年。闲谈中,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又是称赞又是追问阿佬:为什么短短几年之间,你的家庭经济就变得这么好?又是开铺投资做生意又是购房?阿佬告诉朋友们,其实他是借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装点门面而已,家庭经济哪里有什么好?

朋友们说,能借到钱那就是大本事,我们想借都借不到啊!阿佬说,这就要看怎么借,向谁借了。按正规的通过人情借债,我和你们一样,一分钱也借不到。我是借不用人情债的钱。朋友们哗然:现在贷钱不送礼贷得到吗?不但得送礼还得送厚礼,照样还得担人情哩。阿佬说,我是从月兰会中“贷款”出来用,所以不用送任何礼,也不用担任何人情。

朋友们说,以前也曾听说过月兰会,但总是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你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弄懂它的来龙去脉。阿佬说,这还不容易?你们若叫我干体力活我可就没力气了,若叫我说明一件事情我还是马马虎虎可以胜任的。这月兰会是一种民间传统的集资借贷方式。它带有互助的性质,又有营利性。急需钱的人可以先标出钱来救急,又可免去到银行借贷那种烦琐的麻烦;再说到银行难贷到大的数目,但小数目银行更不肯让你贷。有了月兰会就可以不用去向亲朋借钱,既避免担戴人情,又避免想借的人与不愿借的人彼此之间的尴尬为难。有余资的人,又可把零碎余资用来投资营利,堪称两全其美。

那么利息是多少?朋友们问。

从借贷(先标出)这一方来说,月息大约在百分之一点二至一点五之间;从营利(不标)这一方来说,月息大约在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之间。

不可能。存贷不是一致的吗?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额?你根据什么这么说的?

怎么不可能?我是根据实际数字算出来的。

怎么算?你算给我们听听。

假设这班月兰会四十八份,每份二百元。半个月为一期,一个周期轮完刚好二年。如果第一期中标五十元,每份就缴一百五十元,集中起来共七千二百元。总额本应九千六百元,标者少拿的二千四百元。分为二年二十四个月,等于每月利息一百元。七千二百元以月息一点四计每月是一百元零八角,这样算月息还不到百分之一点四。从存方来说,交一百五十元,帐里就认他二百元,这利息不正等于百分之二十五吗?

哦!这样算起来好像是你说的这样?但我们总觉得似乎哪里有些不对?

当然,这百分之二十五的利息是要等二年期满才能得到。如果你半途要用钱,比如满一年的第二十五期,你标出来,前面的你存了一年已赚利息,可后面的你每期都要还二百元了,等于要付利息。假如扯平不赚不亏保本,起码这笔钱还让你免息先用一年。所以这月兰会,先标的人只付合理的利息,慢标的人却等于发大财了!

太好赚的钱肯定不保险。如果先标的人前边拿了钱,后边不自觉来缴怎么办?

慢标的人在钱未到手之前,自然多少存在一些客观的意外的风险,但这毕竟概率很小。要防的是那些主观的人为的风险。有些存心不良的人,标后把钱拿走后就耍赖不缴或拖欠,或一走了之,这是最关健的问题。所以一方面就必须会员素质好,一方面就要有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我们如果把相知的、了解的朋友组织起来,搞一个名副其实的互助会,那就又保险又对大家有益。参加二份的人如果要先标出一份,另一份就要留到最后。只参加一份的要标时,必须这会里还未标的人同意做担保才能让他标,被担保的人若拖欠款项必须由担保者代付。

那么会头有什么得益呢?

会头的得益是第一期每一份都要缴全额二百元给他,叫做会头钱。这二百元会头钱在这班会结束时再还给每一个会员,也就是说会头只是在这个周期内无偿借用这笔款。但会头要负责这班会这整个周期的收支往来帐目,还要承担一些必要的风险,如个别人拖欠时会头必须先垫付;甚至有一些实在收不起的款项,也必须由会头先垫付后自己再去想办法催讨。

经阿佬这么详细解说,朋友们都动了心。大家说,我们也来搞一搞,阿佬你来组织。你有优势,店处闹市,交通便利,大家上市时缴款取款都便捷。

阿佬说,我恐怕没时间。大家有兴趣,可叫倪玉试一试,我从旁帮帮忙。真的要搞,这几个人还不行,大家还要去串联一些人才行,但必须了解的、人品好的。

众人议定了就分头行动,乘春节拜年走动之时,果真又串联了一些人。正月十五过后,就勉强凑起了一班互助会。蔡封刀、阿佬的三弟程浩利、四弟程浩义、表弟鲍松也都响应参加了。倪玉边开店边兼管互助会的收支帐务,反正生意也不忙,有时呆坐一两个钟头都没见一个顾客的影子,有了一些事做,倪玉倒填充了无聊的时间,日子倒好象充实了一些。

倪玉的互助会组建起来以后,阿佬告诫倪玉:不要声张,不要宣传。互助会在阿佬的监控下运转良好,因为其成员都是知根知底的亲朋故友。阿佬与倪玉经营着互助会,家庭终于度过了经济危机期。阿佬的工资勉强可以节俭养家,互助会的周转资金用于投资扩大小店的经营范围,夫妻俩既忙忙碌碌又勤勤俭俭地过着日子,为钱而忙碌着,因为无钱寸步难行,这方面的感触阿佬实在太深刻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倪玉的小店又处于闹市之中。倪玉的互助会不久许多人也就都知道了。不过话说回来,阿佬原本也只是告诫倪玉不必声张,不必宣扬,并没有要刻意去掩盖、刻意去隐蔽。再说,也掩盖、隐蔽不了。

过了一段时间,又有许多亲朋故旧寻上门来要求参加互助会,因为他们觉得倪玉的互助会实在让人信任,让人放心。阿佬告诉倪玉,他们要求加入的可先登记,等到凑得起一班的时候再通知他们。春节前阿佬叫倪玉又组织起了第二班互助会。阿佬现在的同事鲍小逢、曾经同赴海南的场友王锐飞也都来参加了。就连动员倪玉参加月兰会的始作俑者会头鲍姣也来参加倪玉的互助会了。

鲍小逢是阿佬的同事。阿佬从海南调回故乡的第二年,他被艾铭踢下小学后认识的,两人比较谈得来。鲍小逢那时家中还有水田,农忙时, 阿佬还曾去帮他插秧。这项农耕作业是农民最辛苦的工作之一,阿佬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干过了。鲍小逢邀他帮忙,阿佬二话不说就去了,可见那时他俩的关系非同一般。

倪玉这两班互助会的人员素质都很好。每期开标后不到两天,全体会员就自觉上门把款缴齐。第三天中标者就能准时领回应得的全额款项;而且中标数呈越来越低的趋势。这说明这些人多是为了存钱而没人急于用钱,没人在炒空卖空;这就说明保险系数高,所以会员们更加放心。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世上的事情就是这么怪。其实,说怪也不怪。唯物论者说,这就是自然的辨证法,也是生活的辨证法。唯心论者会说,这就是命运,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劫数。

阿佬教了一辈子书——几十年了,而且曾经很认真很卖力地教,但却教不出什么前途,看不到什么光明,顶多只能勉勉强强地维持温饱而已。靠他的工资,根本无力购房,也无力供儿女读书求学。倪玉一生都在想赚钱,而且勤做俭用,但到头来却穷了一辈子,最终什么钱也攒不到。

就说目前吧,认真教书的阿佬,人家总不让他安生地教,吹毛求疵,搞得他心灰意冷。倪玉小店的生意,煞费心血却总是萧条、冷清。而无意之间偶一为之的互助会,却搞得红红火火,兴旺发达,人们几乎是慕名蜂涌而至要求加入。阿佬与倪玉都是处事认真负责的人,也是勤劳节俭而出名的人。许多人都信任他们,对参加他们的互助会都感到放心。正人君子信任他们而要求参加他们的互助会,别有用心的人,奸诈小人也对他们的互助会大感兴趣。

当时倪玉对阿佬说,人家起会都要四处去拉拢、动员,我们不仅不用,人家反而自动找上门来,他们这样信赖我们,我们总不能拒绝人家吧?阿佬说,但也不能谁想加入就让他加入?切不可滥收,千万要记住,宁可少而精。来要求的人先不要答应,了解后再确定收与不收。

话虽如此说,但要了解一个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别说倪玉与阿佬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了解,就是有,没有经历过患难之交,没有经历过长期的接触与考验,了解的也可能都是表面或皮毛,或是假象。

总之,倪玉的互助会一发而不可收,连连扩大,接踵组织了一班又一班。人们对其互助会口碑极好。

刻印佬、程小雪、钱月刁,还有人称“卖菜婆”的,都在这时候加进了倪玉的互助会,再加上前面的王锐飞、鲍姣,还有后来加入的艾丽、黄莺,这八巨头后来奠定了倪玉倒会最最基础的基础。

“卖菜婆”是王锐飞介绍加入的,由王锐飞作为担保人。

程小雪来要求加入倪玉的互助会,阿佬对她说,加入要有人担保。程小雪说,哎呀!这么看不起人?又这么不相信人?我姑丈就是你们的铺邻居,他可以担保。阿佬说,这是规定。还有,你要等过了一半周期才能开始标,以后也要控制在投款与标款平衡之间,不能超过。你同意就加入,不同意就别勉强。程小雪当时就说,放心吧!有的人请我参加我还不想去她那里参加呢?我是见你们的会比较正规才来呢?

后来“卖菜婆”就来登记加入四份,第二期以后才说二份是程小雪的,这样程小雪也就加入了。

阿佬与刻印佬已有过长时间的交往了。刻印佬这家伙消息灵通,而且鬼得很,也精得很,倪玉组建互助会以后,他马上就知道了,但他并没马上参加。

刻印佬不但先把欠阿佬的二百元还了,而且还自己为阿佬设计雕刻了一枚很有艺术性的印章赠送给了阿佬。二百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印象。刻印佬欠阿佬的二百元若不还,给阿佬是一个印象;刻印佬把欠阿佬的二百元还了,给阿佬又是另一个印象了。再加上凭刻印佬能把天上的飞鸟骗下来的那条三寸不烂之舌,也就轻而易举地把他前面施为的一切伎俩都掩盖过去了。而那枚艺术性印章,却是投其所好了,阿佬喜欢艺术,对这枚印章几乎爱不释手。

当刻印佬的这些铺垫完成之后,再来要求参加倪玉的互助会,就已经有了几分胜算了。

阿佬虽然对那枚印章喜欢,但印章毕竟只是印章,一枚印章,并不能真正改变阿佬对刻印佬的印象。

当刻印佬要求参加倪玉的互助会时,阿佬没有坚拒,但阿佬非常明确地强调了有关的规定。刻印佬诺诺连声一定遵守,所以倪玉也就吸收了他,因为阿佬自信能够控制他。

钱月刁也来了,她开始参加一二份,后来又慢慢增加份数。

后来艾丽也找倪玉加入了她的互助会,阿佬是在为倪玉结算会数时才知道的。

以上这些人开始都很守规矩,一般只是投款而不大标出。

阿佬知道月兰会也好,互助会也罢,都是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的。但是由于自己工资的微薄,小店生意又萧条,而家庭费用的开支又越来越大,所以只好铤而走险。

再说互助会这种东西,一闹开了头,并非你想收煞就能收煞,起一班会,总要一至二年才能结束。阿佬想,只好走一步算一步罢,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这像赌博,在没有彻底收手之前,输与赢都是暂时性的,都还不是定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上了贼船,也就只好赌一赌这辈子的运气了!

阿佬也知道班数多了、人数多了滥了肯定不精,但他寄希望于通过他的第二个步骤:会内会员担保与操作上的严格控制。这在组会之初,在人员素质好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是有良好的效果的。但到了后期,人员素质的比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时候,就收效甚微了。船大了,掉头就慢;如果再出现漏洞,就堵不胜堵,防不胜防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