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渔湖渡口

(2021-09-30 14:36:20)
标签:

历史

情感

文化

教育

财经

分类: 散文

我家在曲溪, 与渔湖一江之隔, 虽是一江之隔,那可是两个世界, 两个天地。

整个渔湖平原, 从地图上看, 是一个葫芦, 她的四周被榕江南河、北河包围着, 原县署所在地就在葫芦嘴上, 因此史称渔湖平原为水上葫芦, 或称水上莲花(也是对揭阳的称呼)。

渔湖有108,108乡的来龙及去脉, 《渔湖都见闻录》应该有个交代吧。而我最感兴趣的是: 渔湖四面环水, 她与外界交通靠的是渡船。整个渔湖108乡对外有多少渡口啊?但我接触往渔湖的所有渡口, 不管是北河、南河, 无论是揭阳、潮阳, 为什么都是以渔湖村寨命名的呢?

目今榕江北河也即是说揭阳市揭东区曲溪街道与渔湖相隔的南厝渡(已废), 西寨渡, 东寨渡, 里网渡, 砲台镇与渔湖相隔的塘埔渡(建桥后, 渡口已废), 京岗渡……榕江南河也即是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与渔湖相隔的下林渡, 京浦渡, 塔脚渡,江夏渡……还有今揭阳市榕城区的仙桥镇与渔湖相隔的, 今揭阳市原东山与渔湖相隔的许许多多渡口, 因建榕江北河大桥、南河大桥、榕东大桥(建桥后, 渡口已废)。

我感到好奇, 曾探问无数的人, 均说不出一个所以然, 起码都没有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我想, 《渔湖都见闻录》应该有所揭示吧?

陈旭锐来访,《渔湖都见闻录》书未读, 我先与旭锐交流我心中最大的疑问, 旭锐说,渔湖四面环水, 如果和对岸渡口发生争执, 对岸渡口都封渡, 那么, 渔湖是出不去的。古时曾有官司, 后来官府就下文书, 凡是渔湖对外交通的所有渡口, 摆渡权都由渔湖村寨所有, 渡口也由渔湖村寨命名。

说法顺理成章。这是考虑渔湖客观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做的一个人性化的官府文书。但是何时?何县令?何具体文书?何前因?才有此结局?尚待史料或文献佐证。

 

2021.09.29写于无为斋



渔湖渡口


渔湖渡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