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凤塘陈氏三房祠大门顶的匾额
(2020-07-07 11:07:15)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这里要谈的不是匾额的书法或其他方面的艺术造诣, 也不是它的文物价值,而是它所表达的文化内容。
凤塘陈氏三房祠大门顶的匾额题的是“凤占燕詒”四个大字。我们先逐一理解这四个大字的意思。
凤: 传说中的神鸟鸟王凤凰,雄的称“凤”,雌的称“凰”。占: 在古汉语中有三个词义, 此处为“占卜,占卦”。燕: 在古汉语中有五个词义, 此处为通假字“晏”,“安闲”之意,例《苦斋记》:“燕坐于华堂之上。”诒: 在古汉语中有三个词义, 此处为“遗留”之意, 例《左传·文公六年》:“先王违世,犹诒之法。”
理解了这四个大字的意思, 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联合结构的词组, 是对偶的修辞手法:“凤占”对“燕诒”, 但它们究竟表达的是什么内容?要真正理解它, 还必须先了解一个历史典故, 这个典故出自诗经《诗·大雅·文王有声》,全诗如下: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
筑城伊淢,作丰伊匹。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后烝哉!
王公伊濯,维丰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维翰。王后烝哉!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
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
我们先把这首诗翻译一下:
文王有着好声望,如雷贯耳大名享。但求天下能安宁,终见功成国运昌。文王真个是明王!
受命于天我文王,有这武功气势旺。举兵攻克那崇国,又建丰邑真漂亮。文王真个是明王!
挖好城壕筑城墙,作邑般配实在棒。不贪私欲品行正,用心尽孝为周邦。君王真个是明王!
文王功绩自昭彰,犹如丰邑那垣墙。四方诸侯来依附,君王主干是栋梁。君王真个是明王!
丰水奔流向东方,大禹功绩不可忘。四方诸侯来依附,大王树立好榜样。大王真个是明王!
落成离宫镐京旁,在西方又在东方,在南面又在北面,没人不服我周邦。大王真个是明王!
占卜我王求吉祥,定都镐京好地方。依靠神龟定工程,武王完成堪颂扬。武王真个是明王!
丰水边上杞柳壮,武王任重岂不忙?留下治国好策略,庇荫子孙把福享。武王真个是明王!
读者注意《文王有声》第八章原诗:“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以及它的译文:“丰水边上杞柳壮,武王任重岂不忙?留下治国好策略,庇荫子孙把福享。武王真个是明王!” 第八章是以丰水岸边杞柳之繁茂象征周武王能培植人才、使用人才,为子孙的将来善做安排;谋及其子孙,则子孙可以无事矣。
“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诒:“遗留”。厥:在古汉语中有三个词义, 此为代词“他的;他们的”,例 《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孙:音义同“逊”,“顺”之意。谋:“谋略”。燕:“安闲”。翼: 在古汉语中有四个词义, 此为动词“帮助;辅佐”,例《汉书·晃错传》:“以翼天子。”子:子孙。
“诒厥孙谋,以燕翼子”直译就是: 遗留给他们顺着谋略, 用安闲来帮助子孙。
“诒厥孙谋,以燕翼子”这个历史典故后来常被后人引用,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论》:“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英奇,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者哉!”唐·张说《河州刺史冉府君神道碑》:“追惟皇考,孝于事亲,忠于事君,恭于立身,惠于临人。总是四行,旁通具美。贻厥孙谋,以燕翼子。”也单引(贻厥孙谋)。北魏·温子昇《常山公主碑》:“立行洁于冰清,抗志高于黄鹄。停轮表信,阖门示礼,终能成其子姓,贻厥孙谋。”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臣闻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贻厥孙谋。”
“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概括为“燕诒”,谓使子孙后代安吉。这就是“燕诒”两字的来源。
“凤占”指凤塘陈氏先祖通过占卜(一说是占卜婚姻?占卜什么存疑,也许是阳宅风水? 也许是阴宅风水? 也许是家庙祠堂?也许是家族教育?这好像属于内部“秘密”,但外部世人看得到的明显的是“燕诒”:即子孙后代安吉……),占卜什么不必知道得那么明白, 也不必知道得那么具体。“凤占”是先祖之所为,是希望, 是保佑;“燕詒”是后代之事实,是凤塘陈氏子孙安享祖先的庇荫而福禄安祥, 人丁兴旺……
“凤占燕詒”其大意为:祖先通过占卜……对子孙的未来善做安排,因先祖之积善积德之庇荫,所以使子孙后代得以发达兴旺……
“凤占燕诒”据说为清康熙癸巳科进士苏彤绍题的。苏彤绍,潮州凤塘鹤陇人,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太子太保。苏彤绍作为凤塘人,不但熟悉凤塘陈氏先祖的历史, 也熟知凤塘陈氏后代之现实, 他的题匾, 其实重点是在歌颂凤塘陈氏先祖之功德。
二零二零年七月六日下午草于无为斋
(潮州市原公路局局长瑞强宗亲问我“凤占燕詒”之意, 故作此文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