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2014-12-13 11:44:44)
标签:
情感朋友投靠者施恩昭雪 |
分类: 散文 |
朋友
牧童
朋友和父子、兄弟、夫妇一样重要,被列为五伦之一。
人不但需要亲情、爱情,也需要友情,所以古人很重视交友。
在封建社会碰上灭顶、灭门之祸,动辄诛三族甚至诛九族,在这种时候,就只能企望于朋友救援于万一,以延续血脉。
记得在报刊上读过这么一则轶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希特勒下令屠杀犹太人的时候,有一家犹太人全家在商讨如何避祸时,形成二种不同的观点,年长的家长认为应该投靠那个以前曾经对他们一家有恩但已经很久没有交往了的旧日朋友;而他的妻子、儿子、儿媳们都认为应该投靠那个他们一家曾对其多次授恩,并扶助他成为暴发户而且还在交往的现时朋友。意见最终不能统一,最后父亲把两个儿子分开,一个去投靠那个曾施恩于他们的旧日朋友,老夫妇和另一个去投靠那个他们一家有恩于他的现时朋友。结果如何呢?他们施恩于他的那个朋友跑去告密,出卖了所有投靠者。而那个投靠以前曾有恩于他们一家的昔日朋友则收留并且想方设法保护了投靠者,才使这一家犹太人终于没有被斩尽杀绝。这件事就是这个幸存者的回忆。
读了这则轶事,不知你做何感想?
常言道,好心必有好报。理是这么个理,而且应该说还是真理,任何人都没办法推翻它,更不应该去践踏它,但“有时”一一这个“有时”可长可短,多长多短无法说清,好心却不一定有好报,在某一个阶段,某一个时限内,好心做好事,而被人误解,被人冤屈,被人诬陷,这是大量存在的。“沉冤昭雪”,我们知道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那些大量的一时无法昭雪的或永远无法昭雪的也就不为人知了。
那个好心而去救那条被冻僵了的蛇的农人,最后终于被蛇咬死。我并非反对做好事,但首先必须在能保护自己的基础上去做好事。农人可以救蛇,但被咬死并非唯一的结局,更不是合理的结局。
人,在有可能有能力的情况下,可以施恩于人,可以帮助人,但不要认为受恩者就是你的朋友,他虽然和你亲热地来来往往,也决不能认为这就是朋友。交友交友,只有经过多方考验以后,无愧于朋友这个称号以后,才能认做朋友,否则,那只是单方面一厢情愿的自作多情而已。何况在朋友这面旗帜之下,还存在着五花八门之别。
酒肉朋友,是以酒肉为基础,没了酒肉,还是不是朋友?难说。只有经历过患难之交,称得上生死之交,刎颈之交的,那才能够当之无愧地称为朋友,当然这也是朋友的大境界。否则,管你学友、文友、赌友、难友,甚至“密友、挚友”,也无非是泛泛之交。
见利忘义之徒,卖友求荣之辈,趋炎附势之众,任何角落都不会少。
二零零五年“五一”节于揭东横山之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