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儿是如何闯过求学路上的两大险滩的

(2014-07-19 15:59:07)
标签:

育儿

女儿

求学路

成绩

险滩

分类: 散文

女儿是如何闯过求学路上的两大险滩的

牧童

 

柳青在《创业史》(第一部)中曾写过这样的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有时只有一步——笔者添注),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回首女儿的求学路,我对这句话更是深有体会。

二零一四年六月底,二十五岁的女儿硕士研究生毕业,到广州一家报社参加工作了。这对于社会来说,太正常也太微不足道了;但对于我的家庭来说,则是一桩大事喜事: 它标志着,从四岁半开始进学前班中班,连续读了二十几年书的女儿,从此踏入社会,开始独立谋生;而我的家庭的育人投资,也可画上一个句号了。

女儿的求学路上,曾经出现两次特殊的特大险象,若一步走错,若一步失误,那么她的人生将是另一种境况。幸而,在我的引导与支持加上她自己的努力,终于闯过了她人生中的两大险滩激流。

我对女儿的引导是从她上初三开始的。

女儿刚上初二的时候,我的家庭遭遇上一场天灾加人祸的特大变故。这特大变故,别说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无法承受,就是经风历雨的成年人也无法承受。总之,那时的家庭窘境是家无分文,继而家破人散,骨肉分离,再继而她又寄人篱下,一家人各各在各自的艰难中挣扎生存……疾风骤雨式的社会压力过早地降临到女儿的身上来了。

基于这种特殊处境,亲戚中有人建议: 让女儿勉力读完初中然后辍学打工。我当然不同意。因为培养下一代,培养好女儿,那是家庭的大事,就是突遭天灾人祸,再艰难困苦,也不能改变我的初衷,所以,对于这一建议,我肯定不会接受。

也有亲戚建议: 基于女儿成绩不很理想,应退下来留级重读初一。我也不同意,因为不留级重读,不一定会影响其升学,而留级重读,也不一定就会有效果,但拖延一年学业,却是明摆着的。

初二学年,女儿因寄人篱下,又思念亲人,在内忧外患中艰难度日。迷惘与无助,种种客观原因造成了她的学习成绩迅速下跌,学年末,女儿学校的常规测试,她除了思想品德之外,文化课各科成绩全不及格。

女儿成绩下跌引起了关心她的亲戚们的各种各样的议论、呵责与批评,比如:你这样子别说上大学,恐怕连高中都上不了……如此等等,这无形中给女儿形成了一种更巨大的心理压力。

我怕女儿在这种特殊处境下承受不了她所面临的种种巨大压力而崩溃、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虽然亲戚们出自关心的角度,但我眼见其呵责之重槌已有矫枉过正之烈,在一个适当的时候,当着我女儿的面,我公开告诫众亲戚:从现在起,请你们不必再呵责批评我女儿了。并强调说我女儿不仅会上高中,还会上大学,我相信她。

女儿已走到她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她迷惘无助,她需要关心与支持,更需要理解与支持。在这关键时刻,我必须支持她引导她。对于女儿初二成绩的下跌,我没一句批评呵责。

我对她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要供你上学,不仅要供你读完初中、还要供你读高中、读大学,乃至研究生。只要你能读上去,我就一定供上去。至于读书的学杂费用,你不用担心,那不是你的事,那是我的事。你只需安心把书读好就行了。

接下来那段时间,我的工作重心集中在对女儿进行心理引导。我经常性和她谈心,对她的未来,即学历与人生做了几种具体的设想,并做了具体的分析。首先坚定了她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的决心。

有了立志读书的决心,并不一定就能读好书。所以还要帮她树立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建立,则与方法与技巧密切相关。我首先为她设定的短期目标是: 初三奋斗一年,力争考上重点或次重点高中。并帮她做了具体的分析,认为通过努力是有可能达到的。

当女儿有了立志读书的决心,埋头苦读的时候,我则侧重引导她要善于总结提高学习的科学方法与技巧,还要懂得科学地劳逸结合。

有志者事竟成。初三第一学期末考试,女儿从初二各科成绩不及格,在全级二百多学生中排列上升为第四五十名内,有了较大的进步。初三第二学期中考摸拟卷,她的成绩又逐步稳步上升。到了初三中考,她名列学校全级第八名,考上了县次重点高中实验中学。

中考考了全级第八名,考上县次重点高中,这当然不算什么。可是,千万不要忘记了她初二学年末学校的常规测试文化课各科成绩全不及格这一基点,所以,这全级第八名,考上县次重点高中就非常难能可贵了。

女儿的用心与努力,只拼搏一年,就闯过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险滩。

但是,别说考上县次重点高中,就是考上县、市重点高中,那也正如长跑中的暂时性优先,距离成功还远着呢。后面的路还长,还要看耐力、毅力与意志……

女儿自小比较听话,读书也算认真自觉。我现在回忆起来,自小学至初一,女儿的成绩在班级中基本应定位在中或中上这一水平线上。

那时我的工作忙,家庭的事更多更忙,基本上无暇顾及她学习上的情况,再说她还小,想让她自由发展,不敢过早地给她压力。

女儿的成绩为什么会定位在中或中上这一水平线上,其原因就是数学成绩不够理想。上了初中以后,理科更明显呈劣势。

女儿上了高中以后,语文成绩在全级中数一数二,但其劣势越发显露,那就是文优理差偏科明显。而高考成绩是看总分,偏科者肯定是要吃大亏的,特别是理科差的考生。

一个中小学生,如果学习成绩在班级中永远处于中或中上这一水平线,说白了,那就是平平。到了关键时刻,比如高考,想要考上一所像样一点的大学,一般来说那是难上加难的。

怎样才能得到纠正使其平衡呢?

我再三告诫叮嘱她,必考课中的数学、英语必须重点攻坚,但她经过两年努力,虽有所改观,但数学、英语成绩总不理想,大体上还属偏科,难以真正平衡。

高三时,我给她提了一个建议: 除了非听不可的语文课,自习时间,放弃语文。并告诉她尽管放心,以你的语文底子和语文科的特点,你放弃语文的自习复习,绝不会影响你高考时语文的成绩。而把时间精力挪移于数学、英语的学习,目的是力求数学、英语在高考时能多得些分,以提高高考总分。

至于女儿对我的建议的实施及其实效如何,我不得而知,但从后来她的高考成绩看,这一建议对她估计多少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因为她的数学、英语成绩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语文成绩在她的三门必考课中分数还是最高的。

高考前的四月,女儿因学习任务重,心理压力又大,头疼失眠,休学回家养病约一周。此时,我对她矢口不提学习高考之事,只再三宽慰她:你安心养病,吃睡休息玩,看电视看闹书,不要再去想学习和高考之事。身体第一,所以养好身体才是大事。其他都是次要的,都是小事。高考时候能参加就参加,不能参加就不参加。参加了能考多少就考多少,无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既然她的病根是心理压力大,我就必须对症下药,为她减压,让她放松,引导她调整心态。

到了高考前夕的几天,我又叮嘱女儿: 这几天不读书不复习了,养好精神,适当想些有关考试时的操作问题,比如答卷顺序、时间调配、考虑重点和难点的处理问题、如何把握全局等等,而重点是调整好状态。

高考前,我和女儿的班主任根据女儿高考摸拟成绩及其各科的实际情况做了综合分析,认为女儿若能考上二B线也就算成功了,但结果,她却考上了二A线。这结果,令其班主任大吃一惊,因为完全超出了他的估测。按照女儿的实际,应该说她高考考出了最高水平。

三年高中,女儿的用心与努力,终于闯过了她人生中的第二险滩。

一个人成才,当然主要靠自身的主观努力,但也离不开师长父辈的正确引导以及家庭的支持。这支持,不仅仅是指经济上,还有精神上的。而在某个关键时刻,不仅需要这种精神上的支持,而且需要正确的引导,这都是至关重要的。

回首女儿求学路上的两个十字路口,在那关键时刻,一步不慎,一步之差,将有可能出现不同的两种结果。愿天下父母三思慎行。

女儿上大学以后,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本科毕业后又继续升学读研究生。这都是她自己的自觉意愿了。

女儿读研究生期间,到北京中国新闻社实习,适逢北京大暴雨成灾,她到抗洪第一线采访并撰写了两篇通讯报道,受到中国新闻社的通报表扬(见中国新闻社/新总[2012]13号《关于对7•21抗洪报道及抢险参与人员的通报表扬》文件)

当女儿研究生即将毕业之际,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到广州一家报社参加工作了。

                                            二零一四年七月十七日至十九日草于隐庐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