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揭阳牧童
揭阳牧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429
  • 关注人气:10,4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镇朝创作活动年谱>>自序

(2013-10-19 14:37:24)
标签:

于隐庐

职称

定语

偶然性

读者

分类: 序跋

陈镇朝创作活动年谱

 

自序

陈镇朝

 

 

必然性与偶然性使这部年谱诞生。我很久以前就想写一部关于我自己的长篇,至于是用小说体裁还是用纪实体裁却还没想好。而这一想法至今也未能付诸行动。退休两年,看似身闲,其实心不闲: 杂事缠心,琐事缠身,一切都须我自己亲力亲为,没人可以依靠,也无人可以指派。别说我身后没一个女人,假若有,恐怕也只有添乱、添堵。伟大的女人那更想都不用想了。我也雇不起佣人、保姆,所以虽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但若我不去买菜,不自己动手做饭,当然就得捱饿了。总之,不能实施自有不能实施的种种理由。

但毕竟心存一个念头。今年九月下旬,我一时心血来潮,就着手编这年谱,既开了头,我就一头扎下去。国庆假期,女儿和老婆回来,我倒有数天饭来张口的日子,于是一鼓作气,至十月十五日终于把它编定了。

长篇写作未能实施,相比之下编年谱毕竟就容易得多了。先对自己的创作活动做个梳理与小结,既聊补长篇写作之存念,也能以一斑而窥全豹。

人为什么活着,或者说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是我长期思索的问题。懵懂而未谙世事之时,是因为活着所以活着,因为求生是生命的本能。混沌初开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可以说我是为家庭而活着。婚前是为大家庭: 父亲、弟弟们。婚后又是为小家庭:妻子、儿女。经历了种种的风波厄难天灾人祸以后,我一度是为儿女而活着。接下来,我必须考虑要为自己而活着了。而编这部年谱,就是为自己而活着的一种体现。

我这一生(天赐的不幸诸如家庭、性格等等不说),有过许许多多的失误,回首人生,只有二件事无悔:其一是写作,其二是游历。写作是立言(虽然是小地方的无名小卒,毕竟也不甘寂寞地参与了喊叫了),立言是三不朽之一,所以小地方的史志如《揭东县志》、《揭阳年鉴》、《揭阳市志》、《现当代潮人文学史稿》、《近现代潮汕文学》之类的有时也绕不过去,也要记上一笔半笔的。而主要的是,因写作我认识并结交了许多朋友。读者可别小看朋友,在古代朋友是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并列为五伦之一的。虽然现在人心不古,但朋友还是相当地重要的。

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游历于我,还另有一层深意。它是我调整身心的疲累,平衡疗治内心创伤的一种有益活动。所以,我宁愿把别人用来显摆、摆阔的钱而花之于游历。当然啦,罗卜白菜,各有所爱,这也很自然。

我的这部年谱,在前面加上一个修饰定语“创作活动”,这就是此谱的主旨。而主旨的后面又加了一个归类的附录:工作年谱、学历年谱、职称年谱、遭厄年谱。特别是这遭厄年谱,日后将成为许多人或议论、或攻击的话题,所以我经过再三斟酌,结果还是保留了。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说过这么一句话: “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

我把自己不光彩的遭厄也编成年谱,然而,有谁又能懂呢?没有经历过某种苦难的人,你向他阐述苦难,他能理解吗?比如,没有经受过十指钉竹签的酷刑,你虽知痛,但那种痛的程度你能真真切切地感受把握得到吗?这可能有如一个人因没饭吃饿得昏死过去,而有人还会觉得很奇怪地说“那为什么不吃肉呢”这样幼稚的问题!

年谱不是文学创作,年谱是研究人的。那么,我自己先研究研究自己,又有何不可呢?

                                                         二零一三年十月十七日写于隐庐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