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集《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自序
(2013-08-10 17:58:34)
标签:
于隐庐文学多个作品文人 |
分类: 序跋 |
评论集《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自序
牧童
纵观杜甫生前,该哭。再观杜甫身后,该笑。举一反三,由杜而推及并考究中国历代文人的生前身后,几乎大同小异地都有该哭与该笑的理由。
在物欲横流、拜金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爱好文学、追求文学,究竟是该哭还是该笑呢?两种答案肯定都有,而毫无疑问,前一答案绝对地占大多数。
吴冠中曾说:“越到晚年我越觉得绘画技术并不重要,内涵最重要。绘画艺术毕竟是用眼睛看的,具有平面局限性,许多感情都无法表现出来,不能像文学那样具有社会性。在我看来,一百个齐白石也抵不上一个鲁迅的社会功能,多个少个齐白石无所谓,但少了一个鲁迅,中国人的脊梁就少半截。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文学,成为鲁迅那样的文学家。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丹青负我。”
王蒙说,想当官的作家,不如想当作家的官。冯骥才说,想当官的官,不如想当作家的作家。王朔说,想当作家的作家,不如不吃官饭,不端公家饭碗的作家。(引自阎纲《答 朱竞女士》/《作品》/二零零六年三月号)
爱好文学的以及鄙视文学的读者们,不知你能从中悟出一些什么否?
二零一三年八月五日草于隐庐斋
后一篇:窥探皇姑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