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阎延文:“贪官作家群”是文坛地沟油
(2013-08-04 10:21:57)
标签:
何都连爆文化章全抄神话 |
分类: 转载 |
阎延文:“贪官作家群”是文坛地沟油
▼
摘要:今年8月,“潜伏”中国作协的第9名贪官作家冯伟林被纪委双规。冯伟林被双规前任湖南省交通厅党组成员、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长,这是继李凤臣、刘长春、李永新之后,2009年以来中国作协“潜伏”的又一名贪官作家。如果说一个贪官作家的出现是偶然,那么两年中连爆9个贪官作家,这个贪官作家群的诞生原因,就值得追问了。
▼
。 那么,谁是制造贪官作家群的黑作坊呢?作协体制难辞其咎 简单梳理一下不难发现,“贪官作家群”的诞生几乎都是统一模式:
5.必在各大文学奖中频繁夺冠。李凤臣是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诗刊》、《人民文学》理事;冯伟林连获冰心文学奖、十月新锐人物、两次鲁奖更是斩获满票。
6.必有极端肉麻的文学称号,如“神话”、“鼻祖”、“诗神”等等,可称为“悼词式”吹捧。
同样的人,同样的模式,同样的刊物,同样的文学奖,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就这样创造了不同的贪官作家,形成了贪官作家群落。
问题在于,不是贪官找上门,而是作协“扑上去”,狠命拉进来,成为贪官作家群的造星之路。
作协这样做,是因为文学太清贫吗?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作协每年有2.38亿元国家投资,加上地方政府拨款、李嘉诚基金等商业捐赠,作协掌控的资金无疑是天文数字,但欲壑难填。更由于作协级别高却缺乏监管,造成贪官作家即使落马,而幕后推手却无一被问责。作协这个反腐死角,便成为贪官作家的造星工厂。
那么,官员为何热衷写作当作家呢?绝不是兴趣所致。
其一,作家光环成为他们的“仕途助推器”。这些贪官作家在被“造星”后,几乎都获得了大幅升迁:李凤臣从齐河县委书记升任山东省政协研究室副主任,李永新由鹤壁集团总裁升任河南省安监局长,冯伟林则在研讨会几个月后升任手握重金的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长……
其二,作家头衔还成为他们的“贪腐保护伞”,不仅给人清高廉政的印象,更在于作协的人脉网络。鹤壁矿难造成重大伤亡,正在与作协联合召开个人新书发布会的李永新虚惊一场,不久反受升迁。据同伙交代,李永新曾带600万元巨款进京摆平。他究竟摆平了谁?而冯伟林更在其妻被立案后,延迟一年才落马。
这些贪官作家,为何都能反复被“捞”?谁是他们贪腐的人脉和保护伞?
【刊于《南方都市报》2011-10-23 AA30版 】
前一篇:“走进帝舜故里文学笔会”合影
后一篇:评论集《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