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游的琐碎【之一】
(2013-03-15 15:46:56)
标签:
于无外地人方方面面就是印象 |
分类: 游记 |
关于出游的琐碎【之一】
牧童
的士与公交车或地铁
出游是免不了要坐的士的,每次出游在外打的、或者游罢归来,我总会浮想联翩或是感慨连连:一方面为潮汕以内的士的乌七八糟而痛心疾首,一方面为潮汕以外的士的规范文明而首肯而赞叹。我无法不对比,也无法多见不怪见怪不怪地麻木。
据调查,潮汕三市:汕头、潮州、揭阳(汕尾我不了解)的的士绝不打表,都是漫天要价。如果是本地人,你可以就地大砍价或干脆不坐或改坐两轮摩托或三轮摩托或脚踏三轮,若遇急事,那就只能挨宰出血了,因为你别无迭择。如果是不了解的外地人,同样, 也只能挨宰出血。注意,目前潮汕三市的的士司机,百分之九十八以上都是外地人在开。
就是熟悉潮汕三市的本地人,只要你打的,也同样要付超过规定收费的高价费用,因为坐和拉的双方都已习惯成自然,形成了共识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许多庸俗之徒总会搬出这句话作为圭臬而心平气和地总结。这倒让我想起了一个典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我就觉得奇怪了?再淳朴的外地人来到潮汕以后,怎么就变得精灵奸滑了!这倒是地地道道的潮汕特色。难道不是吗?
我觉得,出游打的,是花钱把自己的头脑交给别人,或者说花钱把自己的头脑封闭起来。坐进的士里,然后像傻瓜一样任由司机送到这或那,目的地虽到达了,但头脑一片空白,一片浑沌,连东西南北都懵了。这就是我出游打的的体会。
而坐公交则不同了,首先,你必须先搞清楚东西南北的方位,然后打听探问看站牌再上车,上车后同样要留心每一个站及其标志特征,以防止过站也防止提前,以保证在准确站点下车。这虽然有点琐碎有点麻烦,但因为这用心动脑勤问之故,城市的街道风景,城市的人情风俗,城市的一切的一切,就都入脑了,印象深刻了。所以,坐公交就是把自己与这个城市接上地气,深入人气;对于写作者来说,这叫体验生活。而坐的士,就如在城市的上空飞来飞去,高高在上,连不着地气,也脱离群众。地铁与公交相比缺了一样,因在地下看不见风景,其他则相同。
当然,打的可提高点地位,增加点气势或气魄,当然也会快一些,所以,出游到了一座城市,坐何种交通工具,自然要根据个人爱好和当时的各种实际情况而定了:如果当时要赶路或办事则要打的,如果是闲游漫游则坐坐公交或地铁当更有助于了解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更有所收获。当然,打的若碰上健谈的司机,他也会向你介绍他对这个城市的认识,但那也只能是个人见解,一面之辞罢了。
二零一二年九月下旬写于无为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