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张——漫谈童话里的主人张怀存

(2010-08-09 16:07:38)
标签:

怀存看人

童话

女强人

像片

张怀存

广州

杂谈

分类: 报告文学

看张

——漫谈童话里的主人张怀存

陈镇朝

 

张爱玲有一本散文集书名叫《张看》,张怀存有一本散文集书名叫《怀存看人》。这两本书名都很有意思,或可谓同工异曲。不过,前者是好奇中带着冷漠式的窥探,后者是亲切中带着阳光式的温馨。

二零一零年七月二十一日,我在广州广东省作协的二十三楼听课。课间休息时,我掏出一包“好日子”香烟,对我的同学蔡汉顺说,,抽一根“好日子”,因为今天是个好日子,朋友相邀。

?

张怀存。

中午,我们三位男士(我的两位同伴)和张怀存在一家酒店相聚——怀存执意请客。怀存介绍说,我和陈老师相识已经四年了,但今天是第一次见面。昨天我还在北京,今晚又要去香港。上午陈老师打来电话,我说这个电话打对了,如果是昨天还是明天,我们又遇不上了。

我说,是啊!上次我到广州,在博客上给张老师发了纸条,她告诉了我电话,我叫我女儿转告我,但她把一个号码记错了,所以联系不上。张老师等不到我的电话,以为我没空。后来, 张老师带人到揭阳拍摄电视片,给我打电话,但我刚换号码,还没告知张老师,自然又联系不上,所以她在我的博客留言,告知我她在揭阳,住榕江大酒店。而那天我刚好又去了揭西,在棉湖过夜。等到第二天回来见了留言,把电话打过去, 张老师却已回广州了。所以,今天这么碰巧能遇上,也是很不容易了,这也是缘份。

我与张怀存是四年前在网络文学上认识的。我的长篇出版后, 请她评一评,她爽快地答应了,并在百忙中挤时间写了篇评论,她的评论自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令人微醺的韵味。这次到广州,我才知道她原来是这么忙!但她还硬挤时间去读我的小说,去写评论,实在难得。

张怀存送了我一本《怀存看人》,她在扉页上写了:“镇朝兄长看看”,然后签名。

从广州回来后,我忙晕了,但每天晚上或中午躺下时,都要拿起《怀存看人》看几页。

如果你翻翻《怀存看人》,你就可以知道怀存是个什么人了:一个除了阳光还是阳光的女孩子。《怀存看人》的后勒口写着一行字:“我永远是童话里的主人”。了不起,她不但自信,而且更有自知之明。她确确实实就是童话里的主人,只要你用心看看《怀存看人》里面她的一系列像片,就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她的笑,她的眼神,她的动作,都是那么天真无邪!像一泓清澈见底的泉水,清纯而可爱。

看着怀存的这些像片,我就想,她又像一抹朝霞似的,到处飘啊飘,飘到哪里哪里就被她的美丽所占据,所折服,所感染……为什么在现在这样的尘世间,还会有这么一个不被污染的真阳光的女子?为什么她的眼光,她的心理,她的素质,都是如此的阳光啊!我就想,因为她是从高原上下来的仙女啊,她身上自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威慑人的力量!

我是教师, 张怀存也曾是教师,可我比不上她。她非常爱孩子,说实在的,我对孩子绝没有她那种感情。她有许多忘年交,不但有老一辈的中国文化名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这在她的博客中就可看出来了。她矢志不移地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更可证明她对孩子的博大的爱,她永远有一颗童心,因为她“永远是童话里的主人”。

到现在我写这篇文章为止,《怀存看人》我只看了三分之二,她看的都是中国文化界我不敢仰视高不可攀的文化名人——柯岩、贺敬之、庄世平、文怀沙、吴冠中、饶宗颐、黄永玉、蔡仰颜、高瑛、廖红球、伊始、樊发稼、林墉、田滋茂、白父、许钦松、杨克、刘胄人、季从南、宋祖英、黄礼孩等,她交往接触的诸如像铁凝、吴南生、蔡东士、林雄、吴赤峰、金波、白描等等以及许多外国友人。从这里,既可看出怀存交往接触的都是高层次的中国文化界名人,也可看出她对人的亲和力。而且她对笔下的这些名人的叙写,都写得随和而亲切,情谊深厚。她对名人能以平视的视角去写与他们的友谊与生活细节,对于像我这样一无所有的无名小卒,也同样以平等而互相敬重的态度相待,绝没有一丁半点高傲或俯视的姿态,这的的确确更难得。

那天聚餐后, 怀存交代酒店的服务员出去拦的士,她知道我们下午三点要听课,而电视台又约她三点要来采访。两点半了,还是拦不到的士——因是上班时间坐车人多。她当机立断,决定送我们过去,我们再三劝阻,要她办她的正事,她不听。她边开车边打电话交代她的助理: 电视台的人来了叫他们稍等等。三点,她把我们送到省作协准时听课,而她自己却耽误了时间。她的重友情于此可见一斑。

张怀存对于我还是一个谜,如果说她是一个女强人,从她目前的成就看,那绝对没有疑问。但一般的女强人又怎么能与她相提并论呢?天壤之别!她身上有许多一般女强人所没有的东西,一种很厚,很纯,很独特的文化艺术素质,所以我说, 她永远像是从一尘不染的高原上刚走下尘世来的仙女。

昨夜,也就是今天的凌晨,我躺下去,又拿起《怀存看人》来读,读着读着,竟毫无睡意,一看钟,凌晨两点,心有所感,索性翻身起床,打开电脑,记下了上面这些文字。我的报告文学集《数风流人物》即将付梓,正在排版,这一篇正好在最后的几秒钟赶上了,看来这也是一种缘份。

缘来缘去,一切随缘吧!

张怀存曾说要送我一幅画,我当然记着。这次广州相遇,我看她那么忙,打消了催讨的念头。我想,怀存是个细心人,她一定不会忘记的,因为她忙。

 

                                    二零一零年八月五日凌晨匆匆记于枫江之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