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之茶醉[五]
(2009-06-06 19:41:44)
标签:
茶醉本家近亲老四侯迪 |
分类: 短篇小说 |
工
茶
咀尖肚大耳偏高,
才免饥寒便自豪。
量小不堪容大物,
两三寸水起波涛。
说喝茶,他就告诉你……工夫茶的茶杯比酒杯还小,就是吃了一只炖肘子,也只能喝三杯,这茶太酽了。
侯迪躺在床上,想了许多许多。人的命,天注定。果真是这样么?现在确实是一个好时代,好社会,可我的命却真的不好了么?平安是福,健康是金,侯迪躺在床上,才深切掂量出这句话的份量、意义和价值。
自从改革开放,政治运动没有了,人自由了,活泛了,生活当然也好了。自从政府落实了侨务政策,他要回了一座大宅子,自从他父亲侯富回来后,第三个儿媳第四个儿媳不久也都娶过门。孩子们一门心思搞经济,赚钱,办企业办工厂,一下子都发了,一个连着一个都搬出去住了。先住厂里,后又住在自己新建的楼房里。听村里人说,他的儿子有的成了村里的二富或三富,有的成了村里的七富或八富,不管老几,富了就好。以前比穷,现在攀富,连政府都说越富越光荣嘛!
但是,钱太多了,也有不好。老四侯家据说吃起了“白药”,就是吸毒。为了买那贵得能吓死的人毒药,侯家竟然和人合伙抢汽车,劫小车,而终于在外地被人逮着,现今关在监中。听老二侯代去探望后回来说,死罪可免,但估计无期是必定的。四儿媳只好跑去城里打工,把一个两岁半的孙子丢给侯迪夫妇管理。
现在的孩子可不像以前的孩子那样老实,那样好管。小家伙也真会来事,一会儿要这,一会儿要那;一会儿要爹一会儿要娘;一会儿说要去这里,一会儿又说要去那里。一句话穷折腾。现在又都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捧着、宠着还来不及!
西宁村现在属于城中村,建市以后划为城区,农民都变成了城市居民,计育工作严着哪!一个孩子,如果一不小心长成老四侯家这样,那不就完了?像我,四个儿子,老四即使完了,不还有老大老二老三吗?但这个老四呀!说完又不完,说不完又完,这才使人忧烦!远的不说它啦,眼不见为净。可这近的,比如这小孙子,上午十一时的时候,眨眨眼之间就跑得没踪没影。最近外面又盛传有人在偷小男孩,若丢了,又该怎么交代?
所幸小孙子终于被侯迪找着了,小家伙跑到寨门外玩去了。侯迪在带他回来的路上,碰到了一位久未见面的本家近亲——回来时又正好从他家门前经过,本家近亲热情地一定要侯迪进他家坐一坐。因此,侯迪就进去坐一坐。正像俗话说的那样:你一来我火就着,本家近亲即刻点炭炉烹茶。说话间,本家近亲的工夫茶就一冲连着一冲地冲出来殷勤请侯迪“食”。四五杯像酱油一样又黑又酽的浓茶入肚后,侯迪就告辞带小孙子回来了。
谁知刚出本家近亲的门,也就走那么十几步,侯迪就感到头重脚轻,脑胀头晕,步履踉跄,东倒西歪。最后支持不住,蹲在路边大呕大吐,却又吐不出什么东西,弄得面青嘴紫,浑身乏力,想站起来,谁知天旋地转,又瘫软于地。恰好一熟人看见,赶快近前,问清楚原委,架着他的胳膊,强扶着把他送回家去。
侯迪一进家门,见了老婆,口不能言,倒在床上就昏昏沉沉昏睡过去。侯妻自然是吓慌了,赶紧打电话,通知侯时侯代侯国,三个儿子闻讯,刚端起的饭碗又放下,刚吃了一半的也停了,有的开着小车,有的骑着摩托,都慌慌张张的赶来。侯代顺路也就把村卫生所的“医生”带来了。医生把脉,看舌苔,掰眼睛,量体温,望闻问切,也搞不清究竟是什么病。一量血压——高血压。
“这就危险了!”医生说。
侯妻和儿子们问医生这得的是什么病?医生说现在还不清楚,只知道血压很高。医生交代再三,总之,千万不能动,而且一定要有人在这里看护。先观察一下,然后你们商量商量,最好还是赶快送上大医院吧。
“侯迪不行了。”一来二去地这么一折腾,村子里马上迅速传开了流言。有了新闻,特别是重大新闻,人人都以先知为快,希望自己是原版。也说不清是为了什么,也可能是为了满足一点好奇心从而引发一些感慨什么的。现在的人太闲,有时也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