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奇缘[小说]
二
一九九二年的腊月中旬,一辆奔驰小轿车奔向西宁村,在村口的大榕树下停下了。车门打开,从里面钻出三条汉子,向榕树下的闲人打听冷先生的住址怎么走。看着这辆气概不凡的车,有多嘴者问:
“
找
冷先生看病?”
“不,想买兰。听说他的兰养得极好?”
“谁都说他的兰养得好。但他不卖。”
“那就要看看出什么样的价钱了。”其一颇自信地说。
三条汉子问清了路线,又钻进车里。汽车从村西驶向村中心,然后又顺着村道驶向村东,向着那株高大而茂盛的龙眼树奔去。
小车在龙眼树下停下,三条汉子钻出来,环视片刻,果见西南方位上有两间独立的平房。平房东面墙直垒过巷道与南面前排的后墙相接,西面同向的旧屋原来那面墙也是垒断的。两间独立平房和那面旧墙中间有一块约二间半房屋大小的空地。平房后面(即北边)是一条村道,村道南侧顺地势砌了几级花岗石台阶。一目了然,这就是那两间独立小屋的唯一出入通道。
“果然好认。”三条汉子几乎同时都这么说。
咯哒——咯哒——咯哒——
三条汉子鱼贯踏下石阶的时候,脚下各各传来了一声清脆的石块碰撞的响声。
这石阶松动了,怎么就不修补修补?他们都这么想。
屋里的冷先生,却不仅知道有人来了,而且知道来的是三个中年男子。那三声响动已清楚明确地告诉了他。从石阶的响声中,冷先生能够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来者是男是女,属老妇还是少女,是老头还是愣小伙子。进一步说,他还能判断出是来串门还是求医,甚至还能从第一声响动中测出来人的性格……冷先生的这级台阶,是他巧设的一个机关,是他的“闭路耳视”,既通风报讯,又训练了他的听力和思维;当然,说是防盗装置也未尝不可,只不过这种装置更原始,更隐蔽,也更不容易被人破坏。
三条汉子顺着西墙边那段简直可以称为杂草丛生的显得荒芜的路,转到平房前面。冷先生早已站在屋檐前等着来客。
“这是冷先生的寓所吗?”
“是。三位请。”
落座。一汉子掏出一包中华烟,弹出一支伸到冷先生面前。
“谢谢!鄙人不吸烟。”
那汉子转回头,抓出两支丢给他的两个同伴。三人各各点火吞云吐雾起来。
“听说冷先生不但医术高明,而且会养兰。我们想来见识冷先生的兰花。”掏出中华烟的那一个说明了来意。
“行医是混口饭吃。养兰却是平生爱好,消遣光阴罢了。既然诸位有兴致,既来之,看看也无妨。”
冷先生起身引他们走向兰圃。冷先生的兰圃就在靠东那间平房的门前。
“恕我直言,请诸位眼看手勿动,并把烟熄灭,兰花受不了此等乌烟瘴气。”
冷先生嘱毕,三条汉子赶紧把烟掐灭。
“啊——”
三条汉子瞪大了眼珠,不约而同地赞叹:
“果然名不虚传!”
冷先生的兰圃分成五行。兰花就摆在五条一样长的石条上,石条的头尾架在四块垒起来的红砖上。每行六盆摆得整整齐齐。横看、直看、斜看都成直线,可与阅兵式上的方阵媲美。
只见眼前一片翠绿,深绿色的兰叶泛出闪闪烁烁的光泽。有的直立向上,似宝剑直指蓝天;有的秀叶披拂,潇洒自如;纤细若弱柳扶风,却又浪漫多姿。此时正是花箭勃起,含苞待放的时候,一眼望去,一盆少说也有几十个箭子。
三条汉子把持不住了,目瞪口呆地看了一会,然后也就连连地说着:
“好!很好!极好!”
他们终于向冷先生提出,想跟他买几盆兰花。
“我的兰花不卖。”冷先生说。
“让几盆吧。价钱上好说,只要你开个价。”
“不卖就是不卖,并不是价钱的问题。”冷先生再次拒绝。
三条汉子想用高价来打动冷先生。其中一个从皮包里掏出两捆人民币说:
“这是早上刚从银行提出来的,刚出炉连号新币。这二万元先生你给四盆吧,可以啦!”说罢,脸上荡漾着一派钱能通神的神气。
冷先生说:“旧币古币我倒是见识了不少,如此闪光的钱我却还未用过,也不敢用。请你把它收起来吧。我倒想听听你们要我的兰去干什么?”
“
送人。”
“送什么人?”
“当然是送给领导啦。”
“那就更不用提了。三位请到别处买去吧。请!”
冷先生断然答道,拂袖而起。
三条汉子讪讪而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