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奇缘[小说]
陈镇朝
一
冷先生单名一个溪字,但是西宁村知道他的名的人几乎没有。你只要一提西宁冷先生,谁都知道;如果你说出他的名,却反而找不到了。有一次有一个外地人在村口说要找冷溪,西宁人都说不知道。后来那人说找冷先生,西宁人说那你为什么说找冷溪?弄得那个人啼笑皆非。世界上的事情有时就是那么怪。现在社会上逢男人都称先生,正像从前逢人就称同志一样俗,但是在西宁村,先生这个称呼可不是谁都享受得到的。以前只有二类人有资格被西宁人称为先生:医生和塾师。而现在保留先生这个称呼的只有民间医生了。塾师现在不存在了,教书的都叫老师,而西宁人则简称“阿佬”——这个称呼我总觉得带有几分藐视的成分;但有一些顶父职的教师却又自称“阿佬”,似乎并无半点自嘲之意,倒显出几分沾沾自喜了。而西宁村,被人称为先生的,唯一的也就剩冷先生了。
冷先生毫无疑问是民间医生,他医妇科兼治疑难杂症。一来二去,他在银港镇也就成了一个有些名气的“先生”了。冷先生出名还有另一个原因,他酷爱养兰。现在养兰的人当然是很多了。大款遍地,小康普及,附庸风雅也好,被时尚所惑也罢,养一盆半盆兰,有时与人侃侃“我家的兰”怎么怎么的,也是一个话题,提高一点文化品位,有增小雅。因此,社会上也就相应成立了各级兰花协会什么的,有了一套一套的机构,选出了一批一批的理事、常务理事。冷先生养兰却历史悠久,自解放前就开始了,解放后一直到文革均未中断,改革开放后自然更不例外。在温饱成为八亿中国人最头疼的问题的时候,冷先生却养了几十盆名贵的兰花,这就有点不同凡响。在那个革命化的年代,养花种草那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情趣,冷先生本来就不属于无产阶级嘛。
冷先生性格孤僻。他似乎不喜欢和太多的人交往,除了主业看病之外,他的业余时间就是侍奉兰花。他养的兰不但多,而且好。那时候的兰没多少人关心,自己的肚子都关心不过来,哪有心思管其他?就是你想关心,也很难见到冷先生的兰。他住的是独门独“院”,除非你专程上他家,否则,从任何一个方向和角度,都没法窥探到他的兰。总之,西宁人都知道他养了许多兰,而且养得好。
花农育花是为了盈利,培育得越美,卖价就越高,卖出去以后他们就不管了。冷先生养兰是出于喜爱,他全身心地走近兰花,琢磨,研究,了解兰的特性,倾尽心血养兰。让它们活得滋润,活得精神,活出丰采。冷先生供之、养之,对兰敬若神明,自己也从中自得其乐。
上面说过,当今大款遍地,小康普及,“爱”兰的人多起来了,兰价也就一路往上涨。但冷先生的兰从不出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