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许小鸣
(2009-03-02 08:49:16)
标签:
素描音符文学研究校园文学许小鸣 |
分类: 报告文学 |
说点许小鸣
陈镇朝
我曾经想用随笔侧重写一写揭阳作家们对于社会的精神奉献,想宣扬宣扬他们,让社会了解了解他们。当时我定了一个总题目叫《作家素描》, 素描了几个人物之后,因种种原因,我就素描不下去了——当然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只好把这几篇素描准备归入我的报告文学集中作为一辑。
我们现在不是讲究男女平等与社会和谐吗?可我写出的这几篇素描却存在一个严重欠缺,那就是单打一,即所写的都是男性,且多是半老头子。我的素描没有涉及女性,也没有写青年,这实在有点遗憾!
昨夜百无聊赖之时去访友,坐至近十一时,踩着单车回来的路上,边赏夜景边让思绪飞驰,脑海里骤然飘起了一丝思絮,毫无来由地想起了许小鸣……
许小鸣是一个美女作家:女性、青年加美女,三者占全。说点许小鸣,可以弥补作家素描中的严重缺陷了。
我曾经提到,想写作的人,最好是用一个女性化的名字,这很有利。谁知许小鸣却反其道而行之,明明是一个美女,却用了一个男性化的名字——当然, 这个名字估计是她的父母或长辈赠与她的。暂且抛开这个名字吸引不吸引人的因素不论,小鸣,其实也寄托着长辈们的一番良苦用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小者,又含谦虚之意。
我最初看到许小鸣,她给我的感觉是高傲——美女都高傲, 美女都有资格高傲,也可以也应该高傲,何况是美女作家呢?那就更应该高傲。
许小鸣给我高傲的这个印象是2005年岁末。广东省作协的几位领导到揭阳调研,在市委宣传部会议厅,我笫一次见到她。后来我打听文友才知道:此人就是许小鸣。
笫二次见到许小鸣是2007年5月,市作协在揭阳宾馆召开换届的会员大会, 我觉得许小鸣很活跃,她带了她刚出版的散文集《音符》,四处分发赠送……而我并没获得她的青睐,无颜一睹《音符》, 我对她的高傲印象似乎又加深了。
2007下半年,市作协准备着手选编一本会员小说选,揭东会员的小说稿都先后送到我这里,我把所有稿件在看时都顺手做了个别字词句的校勘或修改,但是没有看到许小鸣的——她直接送到市作协秘书处去了。
2008年初,市教育局许声建老师委托我酝酿并拟组建一个校园文学研究协作会的团体,我按照他老人家的要求,推荐了身为教师的一批作协会员报上去。
我所在的这个600多万人口的市里,目前教师中加入广东作协的只有我和许小鸣,我们两人是同行同事,所以,我推荐许小鸣为副组长。
5月19日,在市教育局林润生局长的关怀下,在许声建老师的努力下,《揭阳教育》编辑部召开了校园文学研究协作会的筹备会议。这一天, 许小鸣特意带了一本《音符》送给我,中午聚餐时,她又特意挟了一块鸡腿说要慰劳慰劳我。
说实话,《音符》带回来后,我当时只是随便翻翻一下就放进书柜之中了。至今天我写这篇文章为止,我还没认真地去通读——我的潜意识认为:我还用不着从《音符》中吸收养分,而目前又没有评论或了解的任务,所以就忙于其他事了。
笫一次比较认真读许小鸣的作品,是登在《揭东文苑》上她的一篇小说《感觉》,读后有感触。这篇小说引起了我的思考与联想——一种沉重的启迪,这就是它的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我当时随手写下了一个题目《读许小鸣〈感觉〉的感觉》,但后来又没时间与心情去完成它。
我读许小鸣的笫二篇文章是登在《揭阳教育•校园文学》专栏上她的一篇散文《怀念我的老师》, 许小鸣用先抑后扬、层层剥笋的娴熟手法,入木三分地刻划出一个鲜明而独特的教师形象。其老到圆熟的笔法,举重若轻的潇洒行文,令我刮目——许小鸣不愧才女。
筹备会之后, 许小鸣和我的联系就比较频繁了——多是电话,而且多是我有事打给她的为主。许小鸣就常邀我上她那里去坐,并说要找时间来看我。我因常上市教育局去,就曾拐道到她的学校去坐谈了一次,也顺路到过她后来搬迁到市区的寓所去过一次。而她至今还没到过我的蜗居,因为我的蜗居处于一个“狗屙不着屎”的地方。再说,她既要当妻子,又要当母亲,还有许许多多的义务和工作,当然她不可能像我这个常被闲愁所困的“闲人”这样有时间去闲串门了。
不过,我喜欢和许小鸣交谈。她对一些文学现象、社会现象的看法与我基本一致,这个社会要找到一个有共同爱好,又比较有共同语言的人,本来就比较难。
高傲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能力。所以,我倒是很欣赏高傲的许小鸣。
2009年2月9日(元宵节)下午于枫江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