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状的沉痛思考——陈镇朝长篇小说《无法回避的

标签:
教育无法回避的疼长篇小说智育阿佬 |
分类: 文学评论 |
教育现状的沉痛思考
——陈镇朝长篇小说《无法回避的疼》之启示
在海南经过一番磨炼与拼博而成了一名教师的阿佬,回故乡玉港镇的选择注就了他不幸的开端,造成阿佬后半生不幸的经历是多种多样的。其中阿佬的教书经历引起了我们对目前教育界某些现象的沉痛思考。《无法回避的疼》具体而又形象化地剖析了教育界存在的种种弊端,它对我们的启示将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无法回避的疼》引发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地方教育监督机制的残缺或不健全。
《无法回避的疼》所揭示的正是当今教育的痛,它很有现实意义。《无法回避的疼》写道:玉港教育界以副镇长艾铭为首以及他封的那帮官,都是一打开书就头疼头晕的人。用这帮不爱读书的人来管教育,又怎么可能教出一帮爱读书的人呢?艾铭最得意的杰作就是让玉港人,最起码让玉港的教师们明白了知识与权力孰轻孰重这个根本性的问题。组织信任你,你中师也好,甚至没学历也好,都可以当领导。组织不信任你,你什么本科、学士、硕士都没用,我艾铭照样有办法把你流放到玉港的“西伯利亚”去,让你明白你到底有几斤几两。在艾铭看来,那些书读得多的人,多数都是书呆子。
《无法回避的疼》引发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教育方式和目标的迷失。
阿佬的无法回避的疼很大部分来自他教过的学生,如鲍发。鲍发制造了相机事件,差点害得阿佬家破人亡,实在令人叹息唏嘘。但这些都不是阿佬的错,而是教育制度的过失。
书中写道:“萧白在校时给阿佬的印象还不错,虽然天赋不算高,但勤奋刻苦,也较听话。想到这里,阿佬不得不反省当前的学校教育。学校现在是智育压倒一切,只要成绩好就是三好生,学校对成绩好的学生过分地宠着、捧着他们。长期以来,我们早就忽略了怎样去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忽略了怎样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我们在有意地尊重少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的同时,很可能无意间却伤害了大部分学生的自尊心,甚至在无形中教给了他们一套与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截然相反的方法方式,使它们贻害于社会,我们的教育究竟是前进了还是倒退了呢?”
基层教育追求升学率,造成过于偏重智育教育。基层领导看某个学校的好坏,就看它今年中高考上重点线有几个,这样的教育方式和目标应受到批判。国家明确提出素质教育,但是基层下面却总是歪嘴和尚——念错经。他们不重视全面的素质教育,而是偏重于智育的教育,使学生得不到全面的良性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最终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呢?阿佬的遭遇就是很好的例子。阿佬开始对学校的教育乃至他自己的教育方式产生了种种质疑——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是否脱节呢?”
可悲啊!希望《无法回避的疼》所揭示的生活哲理能引起某些基层教育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