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现状的沉痛思考——陈镇朝长篇小说《无法回避的

(2009-01-23 10:01:10)
标签:

教育

无法回避的疼

长篇小说

智育

阿佬

分类: 文学评论

教育现状的沉痛思考

——陈镇朝长篇小说《无法回避的疼》之启示

               蔡德发

   教育现状的沉痛思考——陈镇朝长篇小说《无法回避的

     当我阅读长篇小说《无法回避的疼》之时,书中主人公阿佬(程浩良)令人心酸的经历,不知不觉地把我的魂儿抓住了。我紧张地、惊恐地、愤怒地睁大着眼睛紧紧地随着阿佬的坎坷经历而心潮起伏……读罢全书,我心潮沸腾,久久难以平息……

在海南经过一番磨炼与拼博而成了一名教师的阿佬,回故乡玉港镇的选择注就了他不幸的开端,造成阿佬后半生不幸的经历是多种多样的。其中阿佬的教书经历引起了我们对目前教育界某些现象的沉痛思考。《无法回避的疼》具体而又形象化地剖析了教育界存在的种种弊端,它对我们的启示将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无法回避的疼》引发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地方教育监督机制的残缺或不健全。

    教育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是国家的大事, 它关系到千家万户,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但有些地方有些管教育的官员却把人民给予他们的权力拿来作威作福、搞腐败堕落!

《无法回避的疼》所揭示的正是当今教育的痛,它很有现实意义。《无法回避的疼》写道:玉港教育界以副镇长艾铭为首以及他封的那帮官,都是一打开书就头疼头晕的人。用这帮不爱读书的人来管教育,又怎么可能教出一帮爱读书的人呢?艾铭最得意的杰作就是让玉港人,最起码让玉港的教师们明白了知识与权力孰轻孰重这个根本性的问题。组织信任你,你中师也好,甚至没学历也好,都可以当领导。组织不信任你,你什么本科、学士、硕士都没用,我艾铭照样有办法把你流放到玉港的西伯利亚,让你明白你到底有几斤几两。在艾铭看来,那些书读得多的人,多数都是书呆子。

   可怜阿佬就是在这样的领导者手下工作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末九十年代之初那个师资甚缺,普遍学历不达标的年代, 阿佬以他令人瞩目的首届自考本科毕业的真才实学,却被分配到一间偏僻的小学任教,他本来完全有资格可以执教高中、但连初中艾铭也不让他教。艾铭这样对侍待阿佬,最主要的原因是阿佬没有向艾铭以及他封的那帮官“意思意思”。这些教育负责人紧握人民给予的权力,不是好好为人民做事,而是玩弄权术,收受贿赂。他们搞的是一言堂、专制主义。在这样的当权者领导下,很难想像梗直的阿佬能有好日子过,很难想像学生们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事实上这些现象完全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这些教育负责人往往有恃无恐,他们跟艾铭一样,利用权力、玩弄权术,受贿行贿。利用公款到酒店嫖娼的也大有人在。更有甚者,有些校长竟在酒店长期包养“情人”。他们为什么敢这样做呢?因为他们对上级极尽阿谀之能事,而上级的很多检查都是走过场,哪能检查出什么?下来查就给检查的人送红包、送“中华”、领他们到酒店,于是双方都哈哈哈、皆大欢喜,万事大吉。全然不看这些人是怎样领导教育的。而这样不完善的教育监督机制与没有是一样的。我认为应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有效监督机制,不能让这些人为所欲为。

《无法回避的疼》引发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教育方式和目标的迷失。

阿佬的无法回避的疼很大部分来自他教过的学生,如鲍发。鲍发制造了相机事件,差点害得阿佬家破人亡,实在令人叹息唏嘘。但这些都不是阿佬的错,而是教育制度的过失。

书中写道:“萧白在校时给阿佬的印象还不错,虽然天赋不算高,但勤奋刻苦,也较听话。想到这里,阿佬不得不反省当前的学校教育。学校现在是智育压倒一切,只要成绩好就是三好生,学校对成绩好的学生过分地宠着、捧着他们。长期以来,我们早就忽略了怎样去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忽略了怎样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我们在有意地尊重少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的同时,很可能无意间却伤害了大部分学生的自尊心,甚至在无形中教给了他们一套与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截然相反的方法方式,使它们贻害于社会,我们的教育究竟是前进了还是倒退了呢?

基层教育追求升学率,造成过于偏重智育教育。基层领导看某个学校的好坏,就看它今年中高考上重点线有几个,这样的教育方式和目标应受到批判。国家明确提出素质教育,但是基层下面却总是歪嘴和尚——念错经。他们不重视全面的素质教育,而是偏重于智育的教育,使学生得不到全面的良性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最终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呢?阿佬的遭遇就是很好的例子。阿佬开始对学校的教育乃至他自己的教育方式产生了种种质疑——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是否脱节呢?

可悲啊!希望《无法回避的疼》所揭示的生活哲理能引起某些基层教育界的重视。

   《无法回避的疼》引发我思考的第三个问题是:说声爱你不容易——“教书佬”。

    作为教师,有人说了,是阳光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我想也应如此,因为教育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这样,本来是应全社会都来关心教师,但这种现象现在只停留于口头上,阿佬所在的玉港镇更是糟糕。以前与阿佬同样是教师的宁导颛、艾铭等人,因为他们后来都设法跳出教书这一行,所以他们的生活与阿佬对比就成了天地之别,哪是一个老老实实执教的阿佬所可比拟的?他们出门是小轿车,住的是高级住宅,吃的经常是高级酒店。而阿佬呢?住的是他老婆的集资房,出门是一辆旧自行车,吃的是勉强填饱肚子而已。不是说,我羡慕他们腐朽的生活方式,而是现在社会的人知道你是教师后,总是说“你们当教师真好,在家里坐也有钱,一天没几节课,每节课算起来要上百块。”每听到此,我们有时不免热血上涌、语无伦次地与之激辩,让他懂得不能这样去“算计”教师。而令人更痛恨的是管教育的官儿们,他们是教师出身,深知教师的疾苦,但他们做起官来不是想方设法为教师谋福利,反之,他们对教师是玩弄、刁难。换一个角度来说,在玉港镇教书不如一个骑鸡车的。

    《无法回避的疼》是一曲教师的悲歌,她把阳光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耀眼光环撕开,让它原形毕露在阳光底下晒晒。但愿它会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但愿上级领导少说空话,切切实实关心人民教师吧。

 《无法回避的疼》是一部很好地剖析教育弊端的小说,我认为它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