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揭阳牧童
揭阳牧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064
  • 关注人气:10,4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烟霞传》序[2]

(2008-11-22 09:30:03)
标签:

丑妮

心理描写

烟霞传

方言

辛何

分类: 文学评论

诸如,第二部第十四章《三胎顺成》中,辛何带行动困难的妻子丑妮上城治病,丑妮之父老实赶在前面拦阻电船等待病人,情急之下,抱住跳板不让船老大开船的情节描写; 第二十一章《无风起浪》,辛母无风起浪演出了一场闹剧的经过。

 第三部第二十八章《绝望返乡》中,灶浦渡口食店辛何父子因人生价值观不同,在点菜上发生争执而相骂而动手的情节。

这些情节、细节,写得细致生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能有效地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

三心理描写,细腻入微。

这部书中有大量心理描写,作者以女性特有的视角,通过对比,层层透析, 细腻入微地进行心理描写。如第二部第十一章《无处容身》中,丑妮逃回娘家久住,被其母打发丑妮女友送她回家,行至半路雨亭中,丑妮欲等待天黑才归家的心理描写。又如,第二部第十四章《三胎顺成》中,陪丑妮上城看病的辛何,为了节约二角钱船票而步行二十多里,独自乘船归家的丑妮,途经娘家泊船之时,丑妮父母在此接渡,上船动员丑妮回娘家养病,丑妮坚拒,这里也有大段的相当感人的心理描写。再如,第三部丑妮在广西绝望返乡,行近家乡时的心理描写:

 

丑妮望着家门将到,越走心越寒。……丑妮人走在地面上,心像沉进地底几千尺深一样,她感到茫茫然,连头毛尾都在起疙瘩,可怜、可怜我是如此怕见乡土。

怎么在戏剧中许多侨胞回故乡,都会唱着见到故乡的水土何等亲切、何等甜!丑妮怎么见到乡土如此吓脉惊心呢? (第二十八章《绝望返乡》)

 

作者通过她与华侨的心理对比,细腻地写出那种“近乡情更怯”的心理感受,写得相当生动。

  鲜明生动的潮汕方言特色。

此书原稿是使用潮汕方言写的,虽经修改,“翻译”、“规范”过,但潮汕方言特色还相当鲜明,特别是体现在人物相争相斗时 人物的对话上,地方方言的运用相当生动、传神。

比如灶浦渡口食店辛何父子的对话;又比如成果与阿炮相骂的对话;还有萍花、辛母、老虎母等的个性化语言,都生动而传神。

作者在议论中有时那种充满幽默性、哲理性的俗谚警语,都有相当鲜明的地方方言特色。比如:

 

……兴师动众报联队,来对付我们母子这三只无脚蟹!你们果真便来演做大戏,锣鼓宣天振地,请上十二神头。我真笑你们这一大谋划太无价值!等于出尽猎人,似要围山捉猛虎,其实只是捉只软泥兔。可笑小人,小题大做!(第二十三章《一波三折》)

谁料下午才出半天,又重感起来……这十天最好做生意的机会都错过去了。这便是想赚,成了叹想!( 第三十二章《深圳苦熬》)

食如龙头虎头,作如龟头鳖头(91); 人民生活苦,自然理个肚(343);俗话说,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487); 落难之人少知己,人情冷暖早晚异(512); 人间有一句话说,寸寸是法。原来要持这把扫帚还得有办法,不是扫干净就好(669)

 

此书在人物塑造,细节描写, 心理透析,原汁原味鲜明生动的方言运用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当然,因为作者文化知识的局限,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足与欠缺。比如作者对于主人公丑妮所受的委屈,不厌其烦,反反复复地出现,造成不必要的重复与累赘。说理议论缺乏高度与深度,一般化的议论太多太滥。这种过份的罗嗦,既造成阅读的疲劳,又使人产生了厌烦的情绪。插叙的安排与剪裁不够恰当,缺乏条理性。如实的记录,使一些不够典型的情节也照搬照录,造成篇幅的臃肿。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尽管这部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与欠缺,但它却一定程度地写出了生活中的某些真实性,比较真实、准确地写出了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典型命运。反映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真实心声, 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讴歌了改革开放政策深得民心, 揭示了社会的进步以及历史进程的演进步伐。

这样的作者,这样的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应该有它存在的文学价值,我以为。

(《烟霞传》全书分三部,864/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

二零零六年十月十日初稿十月十五日增补于枫江之阳

 

 

作者简介

林晚霞,原名林静英。一九四四年二月出生于广东揭阳渔湖,八岁入学,十岁辍学在家带弟弟、帮家务。十五岁到人民公社参加生产劳动;二十二岁结婚。四十四岁随夫到广西建筑工地打工;四十五岁独转深圳打工谋生,陪伴儿子创业。五十八岁回乡隐居写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