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法回避的疼》第三十五章私订终身[上]

(2008-10-15 22:56:57)
标签:

历史

情感

收藏

文化

星座

分类: 长篇小说连载


《无法回避的疼》第三十五章私订终身[上]

阿佬见了小莲,百感交集。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他的家庭濒临毁灭的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并挽救了他的家庭的竟是二十年前他的初恋女友,而这个人偏偏又是宁导颛的夫人。

尘封的往事又一次在阿佬的心中如波涛般汹涌起伏……

 

围海造田结束回连队以后,阿良当上管理员。他搬出集体宿舍,一个人住在一座船形茅屋里。一是为了图个清静,自己可以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读点书;二是为了工作方便,他宿舍的左边是他管的连队图书室,右边是团支部活动室,因为他还兼着团支部宣传委员,出墙报也是他的任务或职责。

农场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他们过着半军事化的生活,那时候传统节日在农场很难形成节日的气氛,常常被抓革命促生产所取代。他们所过的节日基本是新中国建国后的新节日。这种节日也千篇一律,其区别也仅仅是放假时间的长短而己。但农场人有农场人的娱乐方式,可以说他们最喜欢的还不是节日,而是更钟情于夜晚。不管白天有多么繁重的工作,夜晚却总是他们寻欢作乐的好时光。节日毕竟有限,夜晚却天天有,这就天天有了盼头。夜晚一到,整个连队的青年男女都在连队的集体宿舍中消失了。他们像游击队一样化整为零,隐没于星光、月光之下,消失在荒野、丛林的怀抱之中。恋爱,乃至偷情,成了人们在繁重的体力劳动、单调的物质生活中唯一的精神生活调剂品,尽管那时候对这方面管得很严。

只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书呆子,偏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就是阿良。

阿良沉默寡言,性格内向。他不仅不会向女孩子献殷勤,而且见到女性就相当拘束,相当木讷。他不谙男女之情,也似乎对男女之情毫无兴趣。在连队所有男青年都在向女孩子进攻的时候,独独他一人没有行动;他既不懂,也不会,更不敢。他醉心的只是读书。

主持团支部工作的团支部副书记小莲经常到茅屋中来找阿良。小莲找阿良是征询、商量团支部的一些工作计划,谈完工作两人有时也讨论、探讨一些人生、理想方面的话题。

小莲的父母是连队的老工人。她父亲是转业军人,一九五一年他参加解放海南岛的战役后,转业到了农场。小莲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分到阿良所在的班,被连队确定为培养对象。不久,她和阿良一同参加围海造田大会战,经过这次考验以后,小莲被任命为团支部副书记,主持连队团支部的工作。

小莲比阿良小几岁,是一个正直热情的女孩。她敬重阿良,也关心阿良,两人在围海造田大会战中已并肩共过患难。阿良把小莲当小妹妹对待,呵护她,帮助她。小莲把阿良当大哥哥尊敬,事无巨细她都要与他商量、征求他的看法。

阿良好学,找到一本好书,他可以废寝忘餐,沉迷于书山学海之中,乐而忘返。这在当时连队男女青年普遍谈情说爱,甚至与有妇之夫或有夫之妇偷情,并由此牵扯出无数的感情纠葛相比,阿良显得很另类,他被人目为书呆子。曾有许多女孩开始想和他接近,但他见了女孩拘谨异常,既不擅言辞,又不动调情,和他待在一起的人都感到压抑,毫无情调可言。最后她们都失望地离开了他。有人说他是冷血动物;有人说他见了女孩就产生心理障碍;大家认为在男女之情这方面他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上……

第一个与阿良有话可谈,而且能够长谈、深谈下去的异性是小莲。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之间那种兄妹式的关系,而主要还是由谈话的内容决定的。小莲与阿良谈的不是工作上的问题,就是读书的心得或是议论作品方面的话题,而这些却是阿良所擅长的;这书呆子所欠缺的是谈情说爱、以及有关风情方面的话语。而小莲这个刚踏出校门不久,单纯而热情的女孩也不会去谈有关风情这方面的话题,所以两人竟有了许多共同的语言,这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缘份。

阿良向小莲推荐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等,读后两人经常交流彼此的读后感什么的……

小莲跟父母住在一起,晚上一般都是小莲到阿良的茅屋去。阿良又是一个人住着一幢茅屋,很是宁静,两人的交谈不受任何人的打扰,这使阿良一扫以往的寡言木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