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习题
(2009-01-06 13:50:46)
标签:
词人月有阴晴圆缺明月几时有苏轼密州杂谈 |
分类: 古文天地 |
诗外音:“笔端无意,人寄悲欢”。“品一壶清茶,读一首好诗,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读天下美文,做少年雅士”。反复涵咏诗歌里蕴藉的深厚意韵,感受到些许生命的愉悦,让它溶入我们的生命和灵魂。使我们的笔端也能流淌出些许诗情画意,给我们的人生增添几多美丽飘逸。
中秋咏月诗·综合能力测试
积累运用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牌名为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代人。这首词,把“天”和“月”都人格化了,上阕问________,下阕问________,归根结底,是问________。表现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2.默写。
①不知天上宫阙,________________。
②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应有恨,________?
④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________。
3.判断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正误,在括号内用“√”或“×”表示。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A.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我欲乘风归去。
5.注音。
(1)栖息()(2)咽下()(3)婵娟()
(4)宫阙()(5)绮户()(6)琼楼()
6.解释。
(1)把酒问青天()
(2)低绮户()
(3)乘风归去()
(4)弄清影()
(5)何似在人间()
(6)千里共婵娟()
①达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2、
3、
5、 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6、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的:
7、张九龄《望月怀远》说:(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语段说说词中人在思考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不应有恨”,“恨”的意思是什么?“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咏月的诗句中,哪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
①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月亮的美称很多,你能说出几个(至少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就文中的某一艺术特点自拟题目,并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你还能说出宋词中与豪放相并列的另一种风格吗?并举一两个作家。
15.翻译句子。(6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6.请简要写出你读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体会。(8分)
1.水调歌头
阅读理解答案:
(一)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②(他对宇宙奥秘的)(对现实人间的不满)(琼楼玉宇中)③(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⑦“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8.想到月宫中去又怕承受不住寒冷的矛盾心理。
中秋咏月诗·综合能力测试
积累运用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牌名为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代人。这首词,把“天”和“月”都人格化了,上阕问________,下阕问________,归根结底,是问________。表现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2.默写。
①不知天上宫阙,________________。
②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应有恨,________?
④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________。
3.判断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正误,在括号内用“√”或“×”表示。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
A.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我欲乘风归去。
5.注音。
(4)宫阙(
6.解释。
(1)把酒问青天
(2)低绮户
(3)
(4)
(5)
(6)
①达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词人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诗意,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的诗句: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
3、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决心的诗句:③(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4、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的诗句,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5、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7、张九龄《望月怀远》说:(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语段说说词中人在思考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不应有恨”,“恨”的意思是什么?“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咏月的诗句中,哪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
①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月亮的美称很多,你能说出几个(至少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就文中的某一艺术特点自拟题目,并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你还能说出宋词中与豪放相并列的另一种风格吗?并举一两个作家。
15.翻译句子。(6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6.请简要写出你读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体会。(8分)
1.水调歌头
阅读理解答案:
(一)8.想到月宫中去又怕承受不住寒冷的矛盾心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