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雨歇(续五)
(2023-02-03 17:14:20)
标签:
古潭博客小说 |
6
余霏霏应萧潇之邀去音乐学院。
见面后,萧潇对她说:“请你来是因为我的生日就要到了,趁今天是星期日休息,好友们商量给我提前庆祝,准备去苏老师那里煮面吃。苏老师不教我,他年轻,单身,比我们大不了多少,所以我们很自然地与他亲近。”
余霏霏有些责怪地说:“为什么不事先告诉我?太突然了,我一点准备也没有。”
“准备什么?大家一起玩玩就好。我倒是有点小礼物送你,但愿喜欢。”萧递给一本书,还有一盒什么东西。
余霏霏接过书,看封面书名是《音乐学院“五四”纪念得奖征文集》。
萧高兴地说:“学院发起“五四”纪念征文活动,我写了一篇文章投稿,有幸忝列二等奖之列,被收入此书中。这本书是送给你的。”
余菲菲翻开书,首先看到的是夹在里面的一幅彩铅素描,画上是一个女孩嗅着手上的菊花,含笑的大眼睛和嘴角下的两个盛满欢乐泛着妩媚的笑窝,一看便感知是个甜美的女孩。细看女孩的神态,竟和自己相像。她试探地问:“这是画的我吗?怎么就是上次你送我花时的情景啊!”
萧回答:“上次送花时,你嗅花的情态一直刻印在脑海里不能忘记,我便找到一个功力较深厚的画画的朋友画了出来留作纪念。”
余霏霏说:“他没见过我,怎能画得与人相似?”
萧潇回答:“说来也巧,那天我们采花时,他正好坐在对面不远处,你嗅花的情景很动人,也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找他画,他便一口答应了。”
余霏霏问:“这画送给我吗?”
“当然。其实他画了不止一帧,我也留下了一幅。”
余霏霏止不住喜悦的说:“请代我谢谢画家,也谢谢你。”她翻开书,找到萧的文章,版面有三页多,估计有二千字左右。她说:“我回去后再仔细拜读学习。原来你的腹内还藏有锦绣文章,当刮目相看啊!”
萧潇笑了,嘴角上翘,眼睛里飞起动人的神采,却说:“我有这么好吗?别夸我了,否则我会骄傲自大的。”
“好吧,不夸了。其实我这人嘴很笨,不善于说奉承话的。”
萧催促说:“看看我还送了你什么东西吧?”不等余霏霏查看,却先解释起来:“小玩具是有一天在百货商店里看见几个女孩子在那里挑选,凑进一看,原来是一套袖珍版的梳妆用具,其实也就是玩具。我立即想到你,我知道,年轻女孩一般童心未泯,所以跟着她们也买了一套。”
余霏霏一边听他讲,一边拿起一面带把的小镜子照着自己,又拿起一把小梳子梳头,可是太小了不太好使。她说:“好小啊!这是给小人国定制的吧?好可爱啊!我喜欢这个粉红的色调,柔和,美丽。谢谢你!”又惭愧地说:“你的生日,我什么礼物也没有,反倒是你送我这么多,真过意不去呢!”
“还有呢......”萧又从身上衣袋里掏出一把折叠的小剪刀递给她,说:“我想这个你也会喜欢的,创意新,携带方便。”
余霏霏接过来说:“啊,还有这样小巧方便的剪刀!我喜欢。你的生日我交好运,得到这么多的东西。真希望你天天过生日啊!”
“怎么会呢?真要天天过生日,我不很快就变成老头儿了吗?还是一年一次吧!”
于是,他们一起笑起来。
萧带她去苏老师那里。苏老师是年轻的助教,一个人住在教学楼底楼楼梯间里,室内低矮狭小,安置一张单人床、书桌外,就没有多少空间了。估计选择住这儿是觉得比住集体宿舍自在吧?
萧的好友已经先到。看见他们来了,大声地通报说:“各位请注意!‘潇潇雨歇’到。”故意拖长和抬高了尾音。
苏老师还不知道有这个典故,现出一脸茫然。好友就把曾经发生过的为之改名的故事述说了一遍。苏老师听完后笑起来说:“还挺有诗意呢!”
萧为余霏霏介绍苏老师说:“苏老师青年才俊,曾参与大型音乐史诗剧《东方红》的演出,乐曲伴奏中担任二胡奏乐。”
苏老师给予纠正说:“拉二胡的人有好几个,我只是其中之一。”
有人说:“能被选中去参与国家盛大演出的应该都是音乐界的精英了,我就希望能有这么一天。”
苏老师说:“青出于蓝胜于蓝,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继有人的成长规律。在座的各位只要勤学苦练,艺精于勤,更有天资天赋,将来必成大器,会有作为。”
又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吃的重要了,比如现在临近中午了,我们还是先煮寿面,进入为潇潇的生日祝贺的主题吧!”
民间本来就有用吃面庆祝生日的习俗,人长一岁,叫添一寿,故贺生又叫贺寿,面条细长象征人的福寿绵长,所以吃面祝寿并不寒碜。何况还准备了配料炒酱肉末。潇潇雨歇到时,肉末也已炒好。
大家分工,有人用锑锅去外面端水,有人去水笼头下洗菠菜洗葱,有人负责在电炉上烧水,配佐料则由苏老师来做,他说保证配出的佐料好面好吃。
可是苏老师的斗室内条件有限,锅不大,碗不多,六七个人得分成先后两批来吃。谁先吃呢?萧潇自然是应该先吃,因为是给他过生日,他是主角。余霏霏说我还不饿,第二批吃吧。苏老师说那哪儿行,你是客人,就如“潇潇雨歇”完整的诗句一样,人也不要分开,所以你得列入第一批吃。苏老师是老师,当然也是先吃。第一锅面煮好了,就有人吃有人看,吃的人极力夸赞面好吃,看的人故意做出饥饿难耐馋涎欲滴的样子。一顿寿面吃了一个多小时,充满喜庆欢乐。
饭后,有人提议各人演奏一首拿手曲子,一是展示自我,交流学习,二可将欢乐场面推向高潮。大家一致同意。
苏老师说:“潇潇的二胡演奏值得欣赏,有天我经过他的琴房,见窗下有人静静谛听,出于好奇,我不由得也停下脚步,但听《江河水》的乐音水流般从室内流泻出来,哀怨,凄凉,悲愤,绝望,情感处理细腻,贴切。曲终,他埋着头出来慢慢走了,因为还沉浸在不能自拔的悲愤中,所以并未发现窗外有人偷听欣赏,当然也未看见我。要不是今天是个喜庆日子,我会建议他就拉《江河水》,让大家品味一下。”
萧潇说:“那我拉《赛马》吧。”又对余霏霏介绍说:“这是一首表现蒙古大草原上牧民赛马的热烈欢快的曲子。”余霏霏听了点着头,期盼地等待他的演奏。
萧潇明快有力地运动长弓,开门见山便营造出草原牧民的赛马盛况,有抒情:蓝天白云下,绿色的大草原一望无垠;有赛事:英武的骑手纵马狂奔,你追我赶,马匹嘶鸣,观众激动,呐喊助威;以高潮结局:激烈拼搏后胜利者到达终点,观众热情欢呼。演奏中,萧不时变幻弓法,以连弓、跳弓、快弓、颤弓,拨弦等演奏技法营造出马蹄得得,人欢马嘶的情景。热烈奔放的乐曲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余霏霏沉浸在欢快的情绪里,她望望萧的被掌声鼓舞而闪烁着喜悦和激动神采的眼睛由衷地说:“拉得太好了!我觉得我好像来到了大草原牧民赛马的现场,观看了一场热烈的比赛,情不自禁地想出了几句仿(南)北朝民歌《敕勒歌》的句式的诗句,聊表心意助个兴吧:
一
阴山下,北国疆,水草丰茂,牛羊肥壮。
太平日,民安康,赛马健儿凯歌扬。
二
良朋至,心欢畅,年年此日,喜气洋洋。
笑声起,琴音扬,今朝明朝永吉祥。”
苏老师不禁惊奇地说:“雨歇蕙心兰质、秀外慧中,难得啊!”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苏老师,您说出了我们想说的话。”说完,不约而同地再次鼓起掌声。
接下来,其他的人皆各展技艺,用各自专业学习的乐器演奏一曲最拿手的欢乐曲子,将萧潇的生日庆祝推向高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