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读《聊斋志异.蛇人》

(2020-03-19 10:21:16)
标签:

人与蛇

情义

灵性

杂谈

原文:

东郡某甲,以弄蛇为业。尝蓄驯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盘旋无不如意。蛇人爱之,异于他蛇。期年,大青死,思补其缺,未暇遑也。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启笥,二青亦渺。蛇人怅恨欲死。冥搜亟呼,迄无影兆。然每值丰林茂草,辄纵之去,俾得自适,寻复还;以此故,冀其自至。坐伺之,日既高,亦已绝望,怏怏遂行。出门数武,闻丛薪错楚中,窸窣作响。停趾愕顾,则二青来也。 大喜,如获拱璧。息肩路隅,蛇亦顿止。视其后,小蛇从焉。抚之曰:我以汝为逝矣。小侣而所荐耶?出饵饲之,兼饲小蛇。小蛇虽不去,然瑟缩不敢食。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让客者。蛇人又饲之,乃食。食已,随二青俱入笥中。荷去教之,旋折辄中规矩,与二青无少异,因名之小青。衒技四方,获利无算。

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为率;大则过重,辄便更易。——缘二青驯,故未遽弃。又二三年,长三尺余,卧则笥为之满,遂决去之。一日,至淄邑东山间,饲以美饵,祝而纵之。既去,顷之复来,蜿蜒笥外。蛇人挥曰:去之!世无百年不散之筵。从此隐身大谷,必且为神龙,笥中何可以久居也?蛇乃去。蛇人目送之。已而复返,挥之不去,以首触笥。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动。蛇人悟曰:得毋欲别小青耶?乃发笥。小青迳出,因与交首吐舌,似相告语。已而委蛇并去。方意小青不返,俄而踽踽独来,竟入笥卧。由此随在物色,迄无佳者。而小青亦渐大,不可弄。后得一头,亦颇驯,然终不如小青良。而小青粗于儿臂矣。先是,二青在山中,樵人多见之。又数年,长数尺,围如盌;渐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一日,蛇人经其处,蛇暴出如风。蛇人大怖而奔。蛇逐益急,回顾已将及矣。而视其首,朱点俨然,始悟为二青。下担呼曰:二青,二青! 蛇顿止。昂首久之,纵身绕蛇人,如昔弄状。觉其意殊不恶;但躯巨重,不胜其遶。仆地呼祷,乃释之。又以首触笥。蛇人悟其意,开笥出小青。二蛇相见,交缠如饴糖状,久之始开。蛇人乃祝小青:我久欲与汝别,今有伴矣。谓二青曰:原君引之来,可还引之去。更嘱一言:深山不乏食饮,勿扰行人,以犯天谴。二蛇垂头,似相领受。遽起,大者前,小者后, 过处林木为之中分。蛇人竚立望之,不见乃去。自此行人如常,不知其何往也。

白话故事(我的译文):

东郡(今山东聊城及荷泽地区)有个玩蛇为生的人,曾经驯养过两条青色的蛇,他把大的蛇叫大青,小的叫二青。二青的额头上天生有个红点,非常聪明驯服。指使它盘旋表演无不如意,所以玩蛇者对它的喜爱,超越了所有其它的蛇。

一年后,大青死了,玩蛇者想再找一条蛇来补上空缺,但一直无暇顾及。一天晚上,他寄宿在山上寺院里。天亮,打开盛蛇的竹制容器看,二青也不见了。玩蛇者恼恨得要死,无处不寻,大声呼叫,到最后连个蛇的影子也没见到。以前他每到草木丰茂的地方,就会把蛇放出去,让它们舒适自在一番,不久,蛇就会自己回来。由于有这个缘故,他还寄希望于它自己会回来。他坐着等待,直到太阳升起很高了,方才绝望,怏怏不乐地起身离开。

他出门刚走了几步,听见杂乱的草木丛中有窸窣的声响。停下脚步惊愕地看去,见是二青回来了。玩蛇者大喜过望,像得到大的璧玉似的欢喜。他把担子放在路边,二青也立即 停住。看它的后边,还跟着一条小蛇。他抚摸着二青说道:我以为你跑了呢。那小伙伴是你引荐来的吗?说着便拿出饲料喂二青,同时也喂给小蛇。小蛇虽然没有离开,但蜷缩害怕,不敢吃。二青用嘴含着食物喂它,俨然似主人礼待客人。玩蛇者再喂小蛇,小蛇这才吃下。吃完,小蛇跟随二青一起钻入装蛇的竹箱。

玩蛇者挑担回去后训练,小蛇转折盘旋都符合要求,与二青没有多少差别。因此给它取名为小青。玩蛇者去四方表演蛇艺,赚了不少的钱。

一般玩蛇者玩弄的蛇,长不超过二尺,再长就太重,便得更换一条。可是因为二青很驯良,虽然已超过了二尺长,玩蛇者却并没有把它换掉。又过了二三年,二青已长到三尺多长了,卧进竹箱里,竹箱被塞得满满的,于是玩蛇者决定把它放走。

一天,玩蛇者来到淄川县东山里,拿出最好吃的食物喂二青,祝福它之后把它放走了。二青走了,很快却又回来,蜿蜒围绕竹箱爬行。玩蛇者挥手赶它说:去吧!世上没有百年不散的宴席。从此以后,你隐身在深山大谷中,日后定能修练成一条神龙。竹箱怎么可能成为长久居所呢?二青这才离去,玩蛇者目送它离开。但很快二青又回来了,赶也赶不走,还用头触碰竹箱,竹箱里的小青也在窜动,震震有声。玩蛇者恍然大悟说:你难道是想和小青告别呀!于是打开竹箱。小青一下子窜了出来,两条蛇便交颈吐舌,好像互相嘱咐话语。接着两条蛇一起逶迤爬行走了。玩蛇者正以为小青不会回来了,一会儿小青却又独自回来,直接进入竹箱卧下。

从此,玩蛇者随时都在物色新蛇,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而小青也逐渐长大,不适合携带上路及表演了。后来得到一条蛇,也很驯服,然而始终不如小青优秀。这时小青已经长得同小孩的胳膊一般粗了。

先前,二青放归山中,打柴的人还经常见到它。又过了几年,二青已长成好几尺长,如碗口那么粗,渐渐出来追赶过路的人,因此,行人旅客都相互告诫,不敢从它出没的路上走。

一天,玩蛇者经过那里,一条蛇突然窜出,迅疾如风。他非常惊恐,拼命奔跑。蛇追赶更急,回头看去快要追上了。此时,他突然看见蛇头上那个明显的红点,才恍然大悟:这不是二青吗?他放下担子,喊叫道:二青,二青!蛇听见呼喊,顿时停了下来。它昂起头来,呆了很久,纵身上前把从前的主人缠住,就像曾经表演时的样子。玩蛇者能感知到二青并无恶意,只是它的躯体太重,自己承受不住它的缠绕。他仆倒在地高声求告,二青才放开了他。二青又用头触碰竹箱。玩蛇者懂得它的意思,打开竹箱放出小青。二蛇相见,马上身体交缠一起,像粘在一起的饴糖一样,久久方始分开。玩蛇者于是祝福小青说:我早就想要放你走,今天你有伴了。又对二青说:小青原是你引荐来的,还可以领它走。我再叮嘱你一句话:深山里不缺你的食物和饮水,所以不要惊扰过路行人,以免遭受老天的惩罚。二蛇都垂下头去,好像接受了他的忠告。忽然,二蛇窜起离去,大的在前,小的在后,经过之处,草树被从中分开。玩蛇者久久地伫立,望着它们离去,直到看不见了才离开。从此以后,行人经过那里平安无事一如从前。两条蛇不知去哪里了。

读后记:

自然界万物皆有灵性,不仅人知情义,爬行动物的蛇亦重情重义。

玩蛇者驯养蛇,靠表演蛇艺为生,他善待驯蛇,人与蛇间互相信任,配合默契。二青蛇甚至能揣摩主人心思,帮助寻找来一条聪明伶俐的小青蛇替补失去大青蛇的空缺。

二青蛇与小青蛇在共同栖息与日常表演中结下深厚的情谊,它们不忍生的离别,凄然无奈;惊喜别后重逢,亲密如饴糖胶着。被主人放归后,二青在前,小青在后,一如人之礼节,大小有序离开。

放归山林后的二青蛇身上渐渐回归了野性,以至追逐路人,成为祸患。但与主人邂逅,却能接受劝告,一改前非。人、蛇之縁依然固在,且发挥作用。

人有情义,区别于动物;动物亦有情义灵性,人当善待动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