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吭哧吭哧锯木屑
(2012-01-25 21:40:20)
标签:
转载 |
吭哧吭哧锯木屑
结婚纪念日,夫妻俩联手做了一桌美食,然后恩爱着举杯同庆。一开始,相互间说些感激、赞美之类的话,气氛很好。接着,不免回忆一下过去,过去怎么怎么穷,不如意啊什么的,要不是坚决辞掉工作,由小县城来到这个城市,哪会有今天?说着说着,就说起当初的一些细节。
妻:如果当时按我的意思去x城,比现在还好,你看那个城市气候环境好得多,发展多快。
夫:是啊,要不是路远车票贵些,差点就去了。
妻:都怪你,让你多借点钱,犹犹豫豫。
夫:不是难么。还说我呢,你父母主动借,你硬撑着要面子不要。
妻:还不是给你长脸!嫁你的时候,看你穷的,他们死命反对,我也是,当时那么傻,不知道图你个啥?
夫:你们家也好不了哪去!这些年要不是靠我……
妻:就你?不是我省吃俭用……
后来夫妻俩话越说越难听,再后来,一方先暴跳如雷,另一方不甘示弱,“战争”级别迅速上升,最后,酒杯砸了,盘子摔了,饭桌掀了……一片狼藉。
美国费城有一个编辑,叫富勒·须德,有一种能力,能把平凡的道理用又新又吸引人的方法说出来。一次,他在大学毕业班讲演时,问:“有谁锯过木头?”大部分学生举了手。他又问:“有谁锯过木屑?”没有一个人举手。“当然,你们不可能据木屑。”须德说,“过去的事也是一样,当你开始为那些已经做完或者过去的事忧虑的时候,你就是在锯一些木屑。”
过去的事既已过去,再翻出来,去忧虑、抱怨、生气,就如锯那些已成为渣子的木屑,不仅于事无补,白费力气,还引来自己和他人不快,甚至陷入灾难。
但是,就有那么一些人喜欢锯木屑,而且锯得来劲儿,吭哧吭哧的。陈芝麻烂谷子,早该扔的东西,没事拿出来晒晒,就如上面那个虽是虚构、但却有一定代表性的故事,翻晒得臭气熏天,烦己伤人。
我评价,这叫无事找事。
“锯木屑”是一种心态,来源应该是人的劣根性那儿。人作为动物,天性中自私的成分很重。抱怨早已过去的事,其实就是目光短浅,对不满的事耿耿于怀,并且把责任往别人面前推。有的抱怨、牢骚、忧虑甚至八竿子打不着。曾听过朋友的老婆气哼哼地抱怨:“你小时候要是不调皮,好好学习,现在起码是这个‘家’那个‘家’的,不会害我跟你过这种日子。”我心想:如果真那样,他老婆现在是谁还不定呢。说到底,人天性中的劣根性,需要“修养”才能去除。蛮荒年代,人吃人的事时有发生,文明的步伐走了几千年,做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智慧的人,应该不太难吧?
有个智慧的人简单算过一个帐:
如果早上你发现自己又一次醒来,你就比这一周离开人世的100万人更有福气。如果你从未经历过战争、被囚禁的孤寂、受折磨的痛苦和忍饥挨饿的煎熬------你已经好过世界上5亿人。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足够的衣服,有屋容身,你已经比世界上70%的人更富有。如果你银行账户有存款,钱包里有现金,你已经身居世界上8%的人之列。如果你的双亲仍然在世,并且没有离婚和分居,你已属于稀少的一群。如果你握着一个人的手,拥抱他,或者只是在他的肩膀上拍一下------你的确很幸福——因为你还有朋友、恋人或亲人。如果你能读到这段文字,那么你更是拥有莫大的福气,你比20亿不能阅读的人更幸福。
你看,什么叫智慧?这就是智慧!智慧能给你好心态,能给你快乐。
有些道理很简单。比如,一个人活在世上,怎么可能事事皆如你意呢?有句话叫“人活一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关键用什么心态来对待。如果总是用忧虑和挑剔的心情对待,那就永远呆在痛苦的深渊烦恼吧。如果遇到困难和烦心的事,首先认为人活一世,不遇到是稀奇,遇到是正常,乐观对待,然后自己去吸收和化解,快乐的心情会始终伴随左右。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欢种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有一天,他要外出讲学,于是就交代身边的小和尚,要照顾好寺院里的兰花。禅师走了以后,小和尚总是悉心地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花架撞倒了,所有的花盆都摔碎了,兰花散了满地,很多都被摔坏了。小和尚心里非常不安,每天都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过了几天,禅师回来了,小和尚心惊胆战地向禅师赔罪。禅师看着泪流满面的小和尚,不但没有责怪,反而和蔼地安慰他。“那么,师父您真的不生我的气么?”小和尚以为禅师可怜他年纪小才饶了他。禅师笑着说道:“我种兰花,是用来供佛的,又不是为了生气才种花的。没了兰花,采些野花一样供佛啊。”
你看,智慧能把人带入一种境界:宽容,豁达,平和。
回到前面那个故事里。如果夫妻俩回忆往事时,不是吭哧吭哧锯木屑,而只是作为感叹或者调侃,想想那么艰难的日子被他们辛勤的开垦跨过了,不去对比,不去作过高的要求,他们的心里,应该充满骄傲和自豪,骄傲和自豪,会使他们的结婚纪念日更加快乐。
一个人之所以快乐,不是因为他得到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