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巴林石漫谈 |
巴林石的“僵”,俗称“石头上的石头”,就是地子透亮晶泽、色彩俏丽鲜艳的石头上,另糊着一块僵硬死性,完全岩石般的石头。巴林石如果含“僵”,就好象是裹夹了块硬硬的岩石,那一定让人“闻僵色变”,恨不得把石头扔的远远,再也不看一眼。
巴林石只要有僵块、裂绺、脏点、沁污就让人讨厌,手里有这样的石头那是块心病。瑕疵明显的石头当然不受待见,不仅不美观,还会觉得有些丑陋,石头的价值也会真线往下掉。
不管怎样,带僵的巴林石还是常见。举例说一块巴林芙蓉冻石大部分质地润透、色彩鲜亮,只是局部带僵,硬生生一片挺炸眼。这样的石头弃之可惜,拿来用又心里隐隐作痛。最后还是放不下,如将僵块巧雕做为俏色或衬托色,若是构思巧妙,题材运用得当,不仅不会因“僵”而被嫌弃,反而会“因祸得福”,让这块石头变得招人喜欢了。
什么是巴林石的“僵”,也可说成“浆”,简单说“僵”就是矿物质的硬块,不通透干涩,硬邦邦死性僵滞。让人惊伢的是凡是带僵的石头,反而石头材质出奇的好,老话说:“僵边出细肉”。带僵的巴林石常常地子更细腻柔和、结构细密凝实,油性脂份明显。也可能是粗劣与细润对比过于强烈,好与坏愈发分明。又可能与僵伴生石性更优质,上网查了是因为印石成矿时,靠近僵石的石地不含铁或含铁少,易出细腻、润实的好品质石头。
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真说不清楚,只知道这种情况确实存在。
巴林石的僵又分死僵和活僵,死僵刚硬又干涩,虽与石头透润地子界线分明,边缘清晰,一眼就看得见,特别明显和扎眼。但并不觉得多余和唐突,与石共生和共存的感觉强烈。死僵僵化固定,少有渗透和漫延,多数情况下锯掉或挖去就是了,了无一点痕迹,并不影响石头的美观。少量没法彻底铲除的僵,非留不可,去掉了石头就不成形或过于单薄。
活僵也叫“窜僵”,白色或黑色的僵在石体内到处乱跑和乱窜,分外活跃跳闪。活僵窜入的僵点四散泼撒,从外向里顽强挺进,穿透力凶猛,最严重时僵点会将石头充满,石头显得繁纷杂乱和不干不净,一般情况下这种石头就算毁了。特别要注意巴林石的僵有一定迷惑性 ,各种情况都会发生,石头外表只显露一点点僵,石体内却非常干净。也有外面看不到任何僵,内里则僵成大片。如此这般种种,让人无法预知“僵风僵雨”,一定要对此提高警惕。
巴林石的死僵与活僵并无明确认定,互相间有时混淆不清,没有绝对的界限,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判断。其实对巴林石有僵不必惊慌,石头来大自然,千百万年沧海桑田,天翻地复,生成的石头有缺陷和毛病很正常。事物有弊即有利,巴林石有“僵”未必全是坏事!前边说过如将石体内的僵相石创意巧雕,也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好作品。现实中对轻微有僵的巴林石不要轻视,更不该拒绝,价格若是合适完全可以考虑,可以指望之后的雕刻创作加以改善和弥补僵的先天不足。
当然也要瞪大眼睛,巴林石的僵有时候是隐藏的宝贝,懂行又用心就能发现表面混沌之下的大好商机,完全可能赚翻了。可有时候僵的确又是暗藏的祸害,面积过于大,堵塞满满的僵不可接受,如认识不清胡乱入手,很可能血本无归。早年巴林石竞拍鸡血原石,有人砸近百万拍得几十公斤重一块,表面上这块石头“鲜血淋漓”,血色又多又旺盛。可拿回一切开里边全是僵,这钱就彻底打水漂了。这种情况并非个别,玩石就是赌石,玩的就是个心跳。让人又爱又恨!这就是巴林石的僵!
雅臣藏石收藏的巴林福黄石雕件,1-2图巧妙将“僵”石设为底衬的礁岩。3-6图则把僵用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