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2/练会喝红酒再去欧洲
| 分类: 餐厅评论及吃吃喝喝 |
人们总是调侃:去欧洲前要学会喝红酒,通常的理解是欧洲流行喝红酒,去了要入乡随俗,体验在地风情,走到那就吃喝那的食物。“懂行”的人对此总会来个偷笑,去欧洲之前练好喝酒的本事,那是因为欧洲的红酒比水便宜,宁可喝酒也别喝水,嘿嘿!
我和太太几乎跑遍了欧洲,自由行自驾游荡过36个国家,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流窜过多趟。欧洲的红酒的确便宜的一塌糊涂,1-2欧一瓶的餐酒到处都是,感觉上了5个欧就是不错的餐酒了,卖价十几欧的红酒那就上了档次,可以纯饮了。有次在法国第戎几个朋友聚餐,在超市买了瓶3欧的红酒,拿到一个中餐馆想喝,却要10个欧的开瓶费,真是无可奈何。但在欧洲许多国家的餐馆点红酒,开瓶后总是先倒一点让你尝尝,点头认可后才开喝。有次在西班牙瓦伦西亚一家米其林二星,我们点了瓶30多欧的红酒,尝了觉得味道不理想就摇了摇头。店家二话不说,立马拿走。随后我们又点了另外一款酒,尝了觉得滋味不错,马上认可了。欧洲餐馆的试酒并非是品味,而是木塞红酒有万分之二酒坏了的可能性,餐馆主要是把这道关。
欧洲的红酒这么便宜,是当地人一直把酒当饮料来喝。天天离不开,几乎每一餐都要喝。平时没事也来一杯解渴,日常招呼朋友也总是问喝什么酒。红酒在法国就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谁家都堆着一大堆。我在阿姆斯特丹去家里拜访汉学家马林教授,诺大厨房的一面墙好多层架全堆着酒,上百瓶都有,吃个饭时随手就开一瓶来佐餐,凡是正餐没有酒就没办法往下吃。法国人认为红酒的好与不好,全在相配什么食物,搭对得当就是好酒。红酒根本上就是佐餐的饮料,没人太当回事。红酒在欧洲确实比水便宜,一瓶水几个欧太常见了。不过这也是相对而言,欧洲的瓶装水大品牌众多,名气大的一瓶水几十欧、上百欧毫不奇怪。我在巴黎去过乐蓬马歇百货,这家商场的超市是我见过最有档次的食品卖场,仅玻璃樽的矿泉水就有近百种,排了长长一大堵高墙,绝大多数品牌我没见过,全部售价不菲,比普通的红酒贵多了。在欧洲的餐馆吃饭,首先是上水,至于热茶或咖啡那是餐后点甜点才会提及。提供饮水的方式基本上代表了这个餐馆的档次,玻璃樽的品牌矿泉水是高档餐厅,塑料瓶的品牌矿泉水是中档餐馆,至于用大扎倒水的就是最一般的馆子了。
一般的餐酒是不用醒酒的,即使是相对比较好的餐酒也不用这么“费事”,直接倒杯里就行了。酒在杯里稍为停留一会,就可以喝了。国内不分青红皂白,是红酒就要醒的煞有介事,真让人哭笑不得。一百块钱以下的酒统统一般般,就当饮料来喝就行了,这种价位的酒在欧洲或世界其它产酒的国家也就是“几块钱”的东西,真别当回事。我知道一个人从法国一、二欧弄回的酒,在国内卖300多块一瓶,这种情况极其普遍。也就是说几百块一瓶的酒也未必可靠,一定要注意酒从国外过来的渠道。还有在国内灌装的酒建议别碰,真不知又掺了什么东西。
2017年9月30日在巴黎街边小馆Bourgogne
Sud午餐,这是家门面毫不起眼的街边小饭馆,猫途鹰网推荐巴黎14621家餐厅,排322名,也算挺靠前。店小拥挤,桌子之间紧巴巴,与左右邻桌的老外不小心就碰到一起。这次出来,这回是与当地人挨得紧密,时间待得最长的一次,"当众表演",举止都规规矩矩,小心翼翼。点了两杯法国红酒,一大支玻璃樽矿泉水,欧洲的餐馆凡上玻璃樽的品牌水,都算是讲究的地方。我不喜欢带汽的水,每次要水都要特别申明,如不说清,经常上来的水没法喝。如是塑料瓶装,还好辩别,手捏上去硬挺挺,一定是有汽的,捏着发软就不是。这是个法式家常菜馆,做的都是典型的法国菜。点的南瓜奶油汤没说的,稠滑爽口,滋味丰富,太好喝了!
前菜法式焗蜗牛,好香好香!
主菜勃艮地红酒烩牛肉,蘑菇五花肉红酒等炖出的浓汤中,两大块牛肉烩的软糯香沁,配以奶油土豆泥,别提多棒了,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红酒烩牛肉。另一份主菜猪排搭蔬菜,猪肉很弹韧,肉质鲜润,也非常可口。餐后甜品是勃艮地酒做底的蛋糕,相当地道。这餐本来吃得很满意,可与老外们离得太近,能清楚看到他们点的菜,个个精彩,道道诱惑人,马上就知道自己对这家餐厅太不了解了,没彻底点到最好的菜。不懂语言,看不明白菜牌,仅靠猫途鹰网上餐厅名下食客拍的菜品图片,以及文字表述的"推荐菜",太有局限,远远不够,可能误了太多好吃的了。为补缺憾,这家餐厅还要再来一次……
后一篇:2353/始知生物动力法种植葡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