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巴林石漫谈 |
前不久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中国蓝 · 书画园地》,播出了电视专题片《印石皇后 · 昌化鸡血石
》。其中有一段采访昌化鸡血石藏家姜四海,这个人我过去参加四大名石活动时见过几次,最近一次是去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四大名石雕刻展。他在电视采访中说:“为什么昌化鸡血石在国内很多藏家都无缘相见,我们在2000年之前其实开出来的基本上这些好的鸡血石,它都是流向与海外。那我们自己也是从2000年以后,有相对的一定能力以后,逐渐地也是认识到了这个资源缺乏,所以从2000年以后逐步就把台湾很多早期卖出去的一些作品,我们也是想尽办法去买回来。当然我们现在鸡血石的矿已经是停止开采,但是我认为从资源的这个索取来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这个时代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我们这一代人用了一种最先进的开采方式,那我们这一代人就把资源占为己有了。所以以后你有再好的机会,也没有这样的一个资源给你开采。”
昌化鸡血石资源枯竭,许多年己无矿可采,早不是什么新闻,只是官方层面及体制内媒体一直支支吾吾,遮遮掩掩,从未见过肯定的说法。这个电视专题片可能是第一次“公开”在媒体上承认昌化鸡血石资源的匮乏。不仅是昌化石,就是寿山石、青田石也是这种境况,资源不济己困扰许久。可以说自2000年之后,名石市场红火热闹的主要是“台湾回流石”。台湾人早年买入大量的寿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巴林石,那个时候的石头价格便宜,品质还好。2005年开始大陆石头开始暴涨,一天一个价,狂欢直至2012年上半年,身价增值百倍,有的甚至上千倍。这个期间台湾人纷纷抛出手中的藏石,他们看到石头价值己到顶,没有再守的必要。可以说这些年如果没有台湾回来“探亲”的石头,大陆名石市场至少消停一大半。
雅臣藏石收藏的巴林鸡血石钮头章、对章、方章、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