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7/老同学在丽江开的禧墅客栈

分类: 杂谈 |
今年2月16日,我和太太从深圳飞到丽江。大学同系,同一个专业,低我一届的大学老同学L来接机。他多年前来丽江拍片,喜欢上这个地方,从东北吉林立马迁移过来,买了房子,还盘下一大块地,弄了个客栈,租给别人经营。去年把客栈收回,看着老房子太陈旧了,索性全拆了重建。嗬,来了看到好气派的一个大宅子,我对老同学开玩笑说:“这是大地主的豪宅呀!"原来就听说,我也不太懂,说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普遍是“天地院”,形式多是“三坊一照壁”、“一进两院”、“跑马转角楼”、“古城第一门”、“半地下建筑”等纳西族传统风格。问了老同学,说他这个院落也是遵循纳西传统特色,不过加上了许多自己的想法,多了些含有时尚意味的细节。我上网查了一下,纳西族的建筑艺术和风格,骨子里是明清建筑的布局及特色。
老同学这套院子是两层结构楼房,穿斗式构架、突出的飞檐瓦屋顶,纳西族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都有所借鉴。院落结构上正房为高,面对为照壁,东西厢房略低一些。正门门口牌搂的式样是拱式,是以木过梁承托、外包簿砖的三滴水式牌楼。房子内部的外廊、小照壁多用大理石装饰,房屋的门窗均饰以木雕图案。两层结构楼房,虽然不外是穿斗式构架、突出的飞檐瓦屋顶,典型的三坊一照壁,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但未彻底守旧,一味遵循传统,更为讲究时尚的细节装饰,加了很多带有情感的,让人感觉拙朴又内秀,玲珑精巧的细致装饰,进入后强烈地感到这是间“民居博物馆”。宅子天井宽阔,贯穿潺潺流水,园林茂盛,奇花异草遍布,充满生活情调和高雅风尚。丽江古城的纳西族民居基本上都是瓦房顶合院式,这种建筑形式是在吸取及融合汉、白等民族民居文化精华,进而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个性风格。
纳西人千百年来一直生活在奇山丽水中,与大自然的关系非常密切,其所建的房子追求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生活空间宽敞放松。合院式民居都有无顶盖的天井,常年拥有温暖的阳光。这个天井又是绿荫荫的所在,老同学在院里以鹅卵石、五花石铺地,饰以小巧的石桥、鱼池和瀑布石墙,栽有多种花枝和果树、专意营造了赏心悦目的花台,还有不少奇姿异态的盆景,整个庭院看上去就是一个袖珍浓缩的私家园林。除了天井式庭院,正房一层还有空旷的前廊,从正门入内右拐,一直通向二楼楼梯。这个长廊是天井的延伸和补充,既不事隐蔽,又不象天井那样直露。这个长廊可就餐、会客、观景、聊天、看书、奏乐,功能多多,是个特别放松自在的地方。整个院落的色彩呈灰青色调,多直露原建材的本色,虽加以粉刷,但无太精细装饰的外墙,深长的出檐,宽大的搏风板等等,无一不显得朴拙和素雅。不少地方有刻写、绘画、镶嵌等装饰,门窗、墙壁、顶棚、铺地等各种构件上也多有装饰性符号。
前一篇:2106/丽江农家菜一口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