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48/怎样来说巴林石的雕刻

(2018-06-02 00:24:07)
标签:

收藏

文化

分类: 巴林石漫谈
一提巴林石圆雕,就有点不自在,好象有点生拉硬扯,言不由衷。因为一讲圆雕,就好象纯粹是寿山石那边的事,巴林石不过是把人家的技艺,全盘拿过来接着往下摆弄。这就是标题“怎样来说"透出的无奈,多少有点尴尬和底气不足。

有人讲圆雕的历史由寿山石起源,在1500多年前的南朝墓中,就出土了寿山石的"卧猪俑",说这是至今所见最早的圆雕。还有佛教兴旺的唐代,寿山石雕的佛教用品流传各地。说法最多是元明时期用花乳石,据说是寿山石的一种,文人们冶印风盛,印石艺术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其实寿山石、昌化石、青田石都这么往久远讲"历史“。据新华网呼和浩特2012年01月5日的一则电讯: "考古人员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境内发现一处罕见的红山文化时期墓地,并发现一件巴林鸡血石手镯。这是中国国内首次发现的经过正式发掘的红山文化时期鸡血石玉镯。"这意味着8000多年前,巴林石鸡血石己得到应用。讲石雕应用的历史太过"眼花缭乱",也不能太说明问题,远古所谓的石头雕刻,应该说更多是简单打磨和粗犷的刀刻斧凿处理。

真真切切地讲石头圆雕的鼎盛期,是清代康熙年间,寿山石出了两位代表性的名家杨玉璇和周尚均,这两位不仅技冠当时,到现在也是个"顶峰",没人敢说有所超越。清代同治时期有人继承了两位大师的技艺,分别发展出了"西门”和“东门"两波艺术雕刻流派。前者刀法圆顺浑化,寻求韵味传神,后者造型秀挺,雕艺雄健华丽。可以说西、东两派奠定了寿山石圆雕的基础,后经承袭和发展,血脉传承至今。说来说去,中国石雕艺术几乎就是寿山石雕创造的历史,寿山石雕过去和现在差不多就是整个中国石雕艺术的代表,寿山石方面对此毫不谦虚,在外就一直讲: "天下石,寿山工"。回到福建就是"天下石,福州工”。不过到了青田石那里,就成了“中原文、江南艺",青田石有一大堆林如奎、倪东方、张爱廷那样的雕刻大师,并不认可和买账寿山石那边的说法。

巴林石的雕刻有模有样的起始是1974年,巴林右旗正式成立了叶腊石矿,当时还未命名为巴林石,那个时间还在巴林右旗和赤峰组建了两个雕刻厂。这个时期巴林石雕刻正经是自己在"摸爬滚打",环境封闭使然,不太受外界影响。现在能到的一些"老雕件",看上去水平并不算低。1979年国家轻工业部在辽宁岫岩县召开宝玉石会议,会上由国家正式命名了巴林石。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巴林石开始被外界关注,产品走向海外,主要通过福建、浙江的"转口"渠道,从这个时期起形成了一种加工模式,内蒙古巴林石方面提供原石,福建和浙江雕刻为成品,然后推向海内外市场,也流通回内蒙古。至今这种状况还未怎么改变,巴林石依然沒摘悼"原料供应商"这个帽子。

虽然后来巴林石自己也培养出一批雕刻人材,有一些还被命名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但整体雕刻队伍的实力和水准都还有相当欠缺。巴林石发展有一个明显的局限和短板,就是产业一直在产地或附近打转,设身处地的区域太过偏僻落后,缺少艺术人材,高层级的文化设施和教育资源,这极大地影响了巴林石文化及艺术创作水准的提升。看看寿山石那边,如果不是守着省会福州的政治文化中心,那来的人材济济、高校聚集、学者辈出,无论是寿山石学术探讨,雕刻艺术研究,雕刻人材培养,寿山石品牌推广、媒体宣传、产品拍卖、市场营销都有广泛的天地和基础。试想,如果巴林石集团如早年移师呼和浩特立足发展,肯定另有一番不凡的天地。说到底巴林石是一种文化,一种雕刻艺术,根本上是聚拢艺术人材,壮大艺术创作队伍,开创新的文化产业空间。只抱住原石卖来卖去,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

拉拉杂杂啰嗦这么多,却没直接谈到巴林石雕刻,有点为难,真不知讲什么。从我的感觉,巴林石雕刻有几点还是要注意。别一味地跟着寿山石的雕刻风格跑,其实历史上寿山石雕刻艺术的形成,也多次吸收北方雕刻艺术的营养。从南宋直至明代,北方的雕刻艺术实际是福建雕刻的祖本。明代之后,从福建的石雕、木刻、瓷雕、铜雕中都能发现中原一带的造型法式,形感明显吸收了北方摩崖石刻、木雕、泥塑的精华。现时的巴林石雕刻虽不能拒绝向寿山石雕优秀之处学习,但更应该向北方的"老祖宗"学习,这样才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巴林石材的特点是多色多色脉,纹饰复杂,肌理变化多端,不象寿山石那么总体色彩纯净一色。那么巴林石雕刻的选题、造型和风格,要特别注意巴林石的这个特性,顺石势而为,迎石色而成是必然选择,这还不完全是传统意义的“相石而为",以及"俏色为先",而是针对石质特性更为夸张扩大、戏剧化的创意。还有能否有意去接受美术学院式的专业基础训练,到大学美术系学个一、二年绘画基础,别总是师傅带徒弟,这样难以摆脱民间艺术传统保守的习性。到大学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增强造型能力,可以迅速提高雕艺水平。




为年轻福建石头雕艺家谢麟编辑设计过他的作品集,也收藏一些他雕刻的石头。下面是有一年巴林石节巴林石南北雕艺展上,展岀的谢麟创作的巴林石石雕艺术作品。

1848/怎样来说巴林石的雕刻

1848/怎样来说巴林石的雕刻

1848/怎样来说巴林石的雕刻

1848/怎样来说巴林石的雕刻

1848/怎样来说巴林石的雕刻

1848/怎样来说巴林石的雕刻

1848/怎样来说巴林石的雕刻

1848/怎样来说巴林石的雕刻

1848/怎样来说巴林石的雕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