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41/博物馆的不许拍照

(2018-05-15 16:20:44)
标签:

博物馆

拍照

文化

旅游

分类: 杂谈
经常在国外游走,喜欢逛博物馆、美术馆,可有一件事不开心,许多地方不许拍照。去年年初在法国尼斯,马蒂斯美术馆展出的主要是版画、素描、雕塑,都很“结实",沒理由怕拍摄损害原作,可就是不让拍照,盯的很紧,稍有看似拿相机、手机的"预备动作”,现场工作人员的目光就扫过来了。实际也没兴趣拍什么,急匆匆绕了一圈就出来了。后去同城的夏加尔美术馆,都是圣经题材的大幅油画原作,却可以任意拍。我真糊涂了,如果怕拍照闪光灯、射波长之类损坏画面,油画不是更应紧张吗。

那年在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排队买票耗费一个多小时,排长队入场又时间不短,好不容易进去了,也是人挤人,"梵高"太火爆了。这个美术馆虽号称梵高作品最多,有200多幅,梵高是荷兰人,荷兰政府为了荣耀下了血本,全世界购买梵高的画,但收效甚微,知名杰作只买回2幅,什么画名我记不住了。知道不许拍照,但站在与一幅挂画有一定距离处,来张"合影",工作人员也不让,立即气势汹汹过来驱赶,真没劲!

看完展览,到了纪念品销售处,好多梵高向日葵的临摹油画,画得很对付,相当粗糙,大大小小好多种,一看就是深圳大芬村画工的临摹水平,售价上百欧至几百欧。不让拍照,实际上是"逼"观众来买画,或买画册,许多博物馆、美术馆不许拍画,都是这番心思。早经科学家研究论证,手机、相机拍照,对绘画原作毫无影响,只有状态极脆弱的画作,才该小心闪光灯的光污染。我感觉英国的美术馆最好,不仅免费参观,也任人狂拍,毫不在意。法国卢浮宫也满大方,去过几次拍照都随便,只是“蒙娜丽莎”罩了玻璃,有点扫兴。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美术馆,画怎么拍都没事,不让拍的隔个小窗口让你看,你也远远的拍不着。我去过几十个国家的博物馆或美术馆,让拍不让拍似乎各半,知名的大美术馆反而很大方,举相机、掏手机你都随便。

我是拍了不少博物馆、美术馆的照片,有用吗?

除了当时发个微信朋友圈,用那么几张,回来写博客篇尾挂上点。博客用照片又常常为省事,直接用微信上转过来。旅行中每次拍一大堆片子回来,手机、相机至少几百张、上千张,原是想回来好好整理一下,看用到什么地方,或是经常拿出来看看。可从没有一次付诸实际,一回来就忙这忙那,这事就扔一边了。手机太满了,拍不了片子,让公司我的助理将所有照片下载到电脑里,再同时刻张盘保存,单反相机亦是如此。这些照片就永久地沉睡了,几乎再也懒得看一眼。说到这已有个认识,美术馆让不让拍片,对我来说都没多大意思,拍了又如何,不拍也真没什么。拍的片子急匆匆按一下,效果也不咋地,真正派用场,照片质量可能还不够。

最近设计一个展览,要用一张国内知名油画,喷绘放大到3米多宽,客户提供的文件不大,喷出来效果肯定不好。想在古董店买张幅张画好的印刷品,至少对开大小的。过去有个年代,这种很革命的东西印的满天飞。几年前就是用这个方法,解决了使用一幅知名油画的燃眉之急,画当"文物"买回后,用滚筒精度扫描电分,电到喷绘尺幅的原大,修一下再用,结果还不错,清晰度好多了。这次网搜结果意外,广州有家公司,有我们要用这幅油画高质量的拍摄照片,花钱就可按我们要求的尺寸,给喷绘好发过来,但不给提供片子,后来就是这么办的。我猜想,这个公司有可能是在博物馆参观时,专意用高精度相机拍了不少大尺幅的画,依此做个资源,来做这门生意,挺聪明的。这种在博物馆、美术馆拍的片,还真有点价值。

2017年2月4日接近中午,参观了马蒂斯美术馆后,门口就有15路巴士,乘坐5站到了夏加尔美术馆。美术馆座落在尼斯北面的山丘上,周边全是高档住宅区,安安静静,远离城市的喧闹。一个优雅的园林小院,一座不大的现代建筑。展出夏加尔专门捐赠给尼斯的绘画作品、雕塑和彩绘玻璃,另有一些画在钢琴上的画。夏加尔这批原作都很大,色彩艳丽,蓝、金、合欢及玫瑰色为主。据说这个小小的美术馆开馆后,来造访尼斯的客人急剧增加,这反映出夏加尔受欢迎的程度。尼斯有18个博物馆,马蒂斯和夏加尔美术馆是最值得参观之处。


1841/博物馆的不许拍照

1841/博物馆的不许拍照

1841/博物馆的不许拍照

1841/博物馆的不许拍照

1841/博物馆的不许拍照

1841/博物馆的不许拍照

1841/博物馆的不许拍照

1841/博物馆的不许拍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