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3/百度百科质疑

标签:
文化时评 |
分类: 巴林石漫谈 |
从网上看到百度百科的词条"巴林鸡血石",吓了一大跳,完全是胡说八道,信口开河。说巴林石鸡血石色如猪血,这那跟那呀,说巴林鸡血石"并带血丝和黄肉",还说
"其次,鸡血石顾名思意就是和鸡有关,我们老祖先的智慧绝对高深,起名为鸡血石,就是血像鸡血,并且身上会带有像鸡肉或鸡骨鸡蛋黄或鸡蛋清一样的黄块或白斑,就是像田黄一样的东西,这也是辨别巴林鸡血石真假的重要特征!这也是造假者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不能制造的!"这个带"黄肉",以及带"黄块或白斑“,根本不是巴林鸡血石真假的重要特征,巴林鸡血石从不带"黄肉"、"黄块或白斑",如果想伪造这种鸡血石,说目前科技水平不能制造,完全是瞪眼瞎话,用最原始低级的树脂加色溶铸就行。
我随即写了《百度百科对巴林鸡血石胡说八道》一文,驳斥这种荒谬乱讲,发在新浪微博上。百度百科反应很快,马上跟帖回复:
“亲,百科词条内容由网友根据网络相关内容进行整理编辑,可能会存在不足,欢迎您随时指正。如果您对某些领域了解熟知,可以直接点击名称旁边的“编辑”按钮,参与词条内容的修正完善,帮助其他网友获取正确知识。“看来百度百科很清楚知道自己提供词条上的"毛病",早就有了被质疑时应对的"预案",而且是格式化的回复。以此撇清责任,不背骂名。
百度百科这个"标准"回复,同样让我有点"吓一跳”。真有点意外,明白原来百度百科的词条是这么编纂而来,是"网友根据网络相关内容进行整理编辑",也承认"可能会存在不足"。词条资料来源和编辑方式如此随意潦草,几乎等同完全放任,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如何编辑就如何编辑,没有什么质量要求和准确性限定条件,如果百度编辑方再不把关和审核,听之任之,结果那岂止是"可能会存在不足",完全错误或有严重错误都极有可能,这就不难理解巴林石鸡血石这个词条这么烂,完全是胡说八道了。
如果预先知道百度百科词条是如此产生,当然就有所警惕,明白一定要加以分折判断,坚决不能一看就相信。或己知百度百科不可信,是任由网友利用网上资料随意编就,根本就不可靠,不能加以相信,只能当个"笑话"来看,甚至只当堆垃圾,应该置之不理。有了这个前提,这也问题不大,至少不会再上当,被不负责的误导。但可怕的是,大众并不知道有这个"预警",就不会有这个预判,就不会事先抱有警惕后,再来查阅百度百科词条,任打任愿。沒有这个前提,当然很容易相信百度百科所说,就完全可能上当受骗。不能说百度百科所有词条都错了,但至少相当一部分不对,那面对所有的搜索人,又怎么能知道并掌握这个分寸呢。
百度百科打开某一词条时,偶会有一行小字,提示这个词条是网友编辑,大多数时候,是直接打开,没有这个提示。另外百度百科词条结尾会跟一个"反馈",打开后只是一行"不是我想要的词条",下面还有“
请您详细说明,以便于我们定位和解决问题(字数限制在300字以内)”,后边再跟着一行字
,"您提供的数据将帮助我们改进百度搜索"。这并不是说可对词条内容提出质疑或意见,而是问词条本身有没有必要提供搜索。也就是说百度百科并没有在每个词条下,明显地加以内容可能会有错的提示,让读者有个预判。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对搜索者的任何误导,提供任何错误信息,都是不可原谅的行为。
【雅臣藏石】收藏的巴林鸡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