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3/我的另一本书《三地男人》
标签:
三地男人 |
分类: 杂谈 |
2003年12月,我编了自己的另一本书《三地男人》。也是这个时间段之前,断断续续写了点零散文字,随手就编了这个册子。我就是干这行的,每年都为别人出好多本书,20多年累积下来有几千本了。前些日子公司搬新地办公,清理库房,扔了大几十箱样品“存货”。以前有个习惯,每给客户编辑设计和制作一本画册、折页,或是图书,都留几份样品。感觉一般的只留一二份,觉得不错的就多留点,再谈业务时拿出来当样品给客户看。我们这一行唯客户是“爷”,相当一部分单子设计上不听委托方的就没得钱收,许多做的挺烂的单,都是不得不听话的结果。这次下狠心扔了不少,没留下多少本。觉得存下这些东西只有“记录”上的意义,对后来没多大帮助。编一本书对我来说,顺水楼台,可以小吹牛为“易如反掌”。
这本《三地男人》收入的是我到深圳后时不时写的一些短文,主要发表在《中国市场》杂志、《深圳特区报》、《中国印刷》杂志、《现代快报》等一些媒体上。偶尔兴致所致,随手给《深圳特区报》写篇东西,寄过去很快就见报了,都是杂谈之类。比如说《吃饭为什么舍近求远》、《冷眼看酒楼》、《与小偷的一场“游戏”》等。有几年我们受委托,编辑设计港版《中国市场》杂志、《中国房地产市场》杂志,受编辑之约,凑凑稿子,写了诸如《三地男人》、《“小处”与“大利”》、《记者们讲的故事》等一些杂谈。做这么多年平面设计生意,中间接过不少杂志的编辑设计制作业务。做的比较久的有《巴林石》杂志,已过手80多期,现在仍按双月出刊。香港《紫荆养生》杂志整做了2014—2015两年共24期。这本杂志是月刊,每月出刊赶稿非常紧张。《深圳港行与货运》杂志设计制作了好几年,客户换了领导,业务给别人了。还有一些杂志,时间久远,又命短,就不提了。受托出杂志的时候,为表示支持,或客户缺稿,请求帮忙,我都给写过一些东西。《巴林石》杂志发的最多,上百篇不止,香港《紫荆养生》写过七八篇。这些文章都在我的新浪博客上,有几年我玩微信,不写博客了,认为写了也没人看,博客也的确被边缘化。这段时间我的新浪博客也偶尔更新,放上去的就是为这些杂志写的文字,算是权宜的一举两得。最近网络社交和智能手机朋友圈开始退潮,人们已开始倦怠和反感网上人与人来往的虚无、空洞、假装,纷纷退出“朋友圈”。这意味着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会重新回到书店、咖啡馆、图书馆、体育馆,又开始读书,又会看博客,真实的生活永远是人类的生存所在,快乐的源泉。
我的这本《三地男人》,是小开本,薄薄的一个小册子,自己都觉得没多大意思,内容现在再翻都有些过时了,只不过算是人生又一个点滴记录。岁月飞逝,人老的很快,身边的人和事也忘掉的很容易。唯有那些记录往日生活的照片、文字、书本、博客、微博、微信难以丢弃,只要你翻翻这些东西,就会想起往日的生活、伙伴、旅程,人生总要留下些点滴痕迹,这就是做这些事情的意义。
后一篇:1594/认真生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