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91/我写和编的三本设计书

(2017-09-05 09:55:47)
标签:

设计书

分类: 平面设计漫谈
2005年8月,我写的《有关印刷设计及印务的100个问题》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书大24开,100多个页码,当时定价38元。与这本书同时出版的还有两本书《香港节目单设计精选》、《世界葡萄酒标设计精选》,这3本书共同组成了“雅臣设计”系列丛书。雅臣是我所办公司的名称,名称取我和太太名字结尾各一字,朋友说还挺象个公司名字。之所以弄成“系列丛书”,是认为这套丛书以后还可以继续出下去,实际上自这3本书出版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这3本书中,最有价值的是《有关印刷设计及印务的100个问题》这一本,全部是我十几年从事印刷设计及印刷监制的经验总结,梳理了100条,当时对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有相当参考价值。到现在印刷这个行业日落西山,被电子出版、网络阅读冲击的狼狈不堪,纸媒印刷量锐减,干我们这行的日子很不好过了,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我都不想干了。
这套书是和出版社合作出版,不给出版社书号费,印书的费用我们自己出,出版社以一个低折扣不退货,要了一部分书。我自己也想办法“自办发行”,联系了不少国内书店代售。给深圳书城和其它书店送去了一些,还找了几个推销书的“书商”,直接到广告、设计公司、印刷厂等上门推销。这几个人平时就经常到我这卖书,这次我“反串”了一下角色。发书和卖书都是3本书一套往外“批”,听内蒙古的朋友说,呼和浩特、包头的书店都见到了这套书,有朋友还打电话向我索要赠书。我有几次到北京出差,到三联、王府井几个大书店转悠,也刻意寻找这几本书,还真在设计书类中发现了,别提多高兴了。从小到大,都梦想自己写的书能摆在书店中,这多少有点“梦想成真”呀!

我还时不时跑到深圳书城,找到我这几本书,装模作样翻上一气,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啊啊,这是什么心理呀。

这套书卖的并不好,后果其实“很惨”。书发出去不少,上海、北京、武汉等地书店还补过货,但书款怎么催都回不来,打电话过去,对方找各种理由推托。后来我才知道,委托书店卖书,必须有持续不断供货的能力,你一次给书不行,给了书卖的好,店家有卖的动力时,再向你要书,才愿意给钱。而且以后再持续提供别的书,“常来常往”才有结账戏。只给一次书,根本没人搭理给钱这件事。包括深圳书城和其它深圳几个书店,去结书款总是推三阻四,先说销出去的书3个月后才能给款,后来又说必须卖到一定数量才可以算账,又要增值税发票,出版社委托手续之类。拖拖拖!

就再没下文了。送货上门这几支队伍,反馈的信息也不好。3本书总价太低,赚钱太少,都不愿意上门去卖,最后都不了了之。只有北京一个书店"印刷设计及印务"这本书卖得好,前后补了七、八次货,每次都上百本,次次结账后才再发货。问了才知道,这家书店在北京印刷学院旁边,老师推荐了这本书,列为必读参考书,不少学生来买。有天《中国印刷》杂志编辑来电话,找我约稿。也是由这本书“引荐”,后写了两篇,都刋发了。有个东莞的小姑娘给我打电话,说在印刷厂工作,读了这本书,感觉很有用,特来电向我致谢!还有几位外地“读者”到深圳出差时,专程上门来拜访,说是向我当面“请教”。这本书连带的“副作用”还真有些,想想也挺有趣。本来我还想对这本书做些修改,第一版有不少缺憾。但随着印刷设计这行的衰落,自知市场前景不妙,只得放弃。原来常为自己是“印务”这方面的专家,的确比较了解印刷设计和印刷监制,以及明白印刷、装订及后加工工艺,精通这行的人不多,为此稍有点小得意。没想到时代的巨变,技术的飞跃,打碎了多少“黄粱美梦”,这真是无可奈何。

《香港节目单精选》这本书所收的设计作品,是我上百次到香港,几乎每次都去香港艺术中心“搜刮”节目单的结果。香港艺术中心一楼始终陈列着大批演艺节目宣传单或册,由人任取。这些节目单有相当部分构成特别,装帧新颖,创意非凡,平面设计水准高超、精湛,艺术魅力光彩四射。每次去观赏这些节目单的设计都深受教益和鼓舞,凡是感觉比较好的都拿了样品,久而久之,积累了一大批。就有了编辑成集,介绍给大陆同行的想法。另一本《世界葡萄酒标设计精选》,也是多年资料收集和整理的结果,耗去了我不少精力和时间。不过这两本书都是资料集成,只有学习参考价值。

1591/我写和编的三本设计书

1591/我写和编的三本设计书

1591/我写和编的三本设计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