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5/本来生活网体验不佳
标签:
本来生活体验 |
分类: 餐厅评论及吃吃喝喝 |
“本来生活”是个生鲜食品网站,好多朋友挂着这个网。我从这个网以前买过蔬菜,印象一般,蔬菜不够新鲜,送来的菜有些已经烂了,从此就再没买过这的菜。有次看到推销椰青,9个79块钱,平均一个8块多,觉得便宜。买来后却有点心里不平衡,觉得“多此一举”。原因是到一些超市,都是这个价,甚至更便宜,且品质还好些。最近又看到卖牛油果,69元10个,好便宜!一下子买了20个,到货后又不开心了。牛油果太小了,比鸡蛋大不了多少。相比较山姆会员店所售4个一盒牛油果,虽然60多元一盒,但个头都比较大,圆墩墩很饱满,果肉丰厚,味道也香。到别的超市买东西,发现最近牛油果普遍掉价,过去一个将近20元,现在十五、六块。永旺超市一个10块,华润超市一个8块,个头虽比不上山姆卖的大,也比“本来生活”给的大得多。今天在家乐福超市又发现,这样大小的牛油果,5.9元一个。买本来生活的牛油果,真不合算!这种“上当”的感觉并非仅是牛油果个头大小,这并不是重点。本来生活这个价格的牛油果送到家里,表面看还不算“黑”。我用报纸包着放阳台放二、三天后,青青的果子已变得油黑,用手捏捏,有些发软,这说明牛油果已熟了。按习惯中间部位转圈一刀切半,以后的“操作”则很“艰难”。从山姆买的牛油果,这样切开后,可以用手很轻松就掰成两半。轻易就能剥掉果皮,果皮与果肉一点也不粘连,果皮剥悼后果肉完整又光滑。另一半带果核的,手握紧轻轻一挤,果核就顺势而出,整个过程极为顺畅,太开心了。而“本来生活”买来的牛油果,切半后很难掰开,强行用力掰开后果子就有些变形和破损,弄得很难看。果皮也不好剥,最难受的是剥开的果皮,粘连许多果肉,双手也粘满“果泥”,一片泥泞不堪,惨不忍睹的样子。果核也是怎么用力,甚至将果肉都挤烂了也弄不出来,没办法只好直接用刀把果肉削下来。总之,整个牛油果处理过程“狼狈不堪”,增加了许多负担。这说明这些牛油果品质太差了,从这个角度说,这批牛油果才真正买的“上当”!
理解一家生鲜网站经营不易,想赢利则更为艰难,这种努力中也许有道不尽的苦水和无奈。但这种低劣的“出品”,还是让人非常失望。至少我以后不会再从“本来生活”买东西,马上删掉了这个网站。几次“打交道”,都是不愉快的体验,相信别的消费者也不是傻子,都会自有判断。任何时候,产品质量都是第一位,糊弄别人实际是在糊弄自己,消费者会用实践行动投票。特别是喜欢牛油果的这一群,本身就是讲求生活质量,强调生活情趣的“先知先觉者”,他们更难以糊弄。像“本来生活”这种生鲜网站,应该成为高品质生活的平台和典范,所出品的任何生鲜食物都应该是现有条件下最好,让消费者信任你的眼光和能耐。无疑中国已进入品质化时代,人们吃东西早己从温饱开始转向只要那最好的"一口”,“这一口”就是最地道最正宗,品质极佳的一口,为此大家会不惜代价和精力。不少深圳人专去香港采购食品,连酱油、食盐、调味品都选日本、韩国、台湾,或西方国家原产的。只要东西好,没人在乎价格昂贵,日本原产大米100元左右一斤也有大把人消费。生鲜网站不要只在便宜、实惠上打转转,越折腾空间越小,死路一条。还不如只追求高品质、高质量和高价值。当然能找到品质好,味道不错,但又价格低廉的生鲜事物,则更有竞争力。像美国的COSTCO超市,自己养奶牛,生产面包,做果酱等,尽力节省中间成本,东西又好又便宜,所以深得人心。
家乐福出售的牛油果5.9元一个
后一篇:1586/老挝原石开始在福州公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