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9/微信“联合国”

标签:
文化旅游 |
分类: 杂谈 |
刚才荷兰的皮特先生给我发了条英文微信,顺手微上直接翻译了一下,是问候我好。皮特先生的太太在深圳某大学教书,他一年飞来几次“探亲”,每次住十几天或一个月,我们总会见个面,喝顿啤酒。皮特先生的定点餐馆,是海上世界的帕拉娜德国啤酒屋,那的人都认识他,去了说找皮特先生,马上领你到位。
微信是个好东西,联系全世界的人既方便,又迅速,即时可达。除非是时差不太对的时候,我们这白天,人家那是深夜。可以说再没有微信联系全世界这样毫不费力,随心所欲了。我的微信群里这些年慢慢积下了不少外国朋友,有点像“联合国”了。这当然有点夸张,语言还是个大障碍,我不懂任何外语,虽然有手机“随身译”之类辅助,但只能做最简单的交流,不能“畅所欲言”,不随意聊天,影响深入培养感情。
美国的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奥斯汀、西雅图、波特兰、芝加哥、圣地亚哥、亚特兰大、迈阿密等都有朋友在我微信上,其中大多是大学同学、朋友,几乎都是中国人。上边列的这些地方,我这些年陆续都去过,有的地方去过好几次,“雁过留声”,见了朋友感觉有必要就加个微信。微信这东西在国外华人中相当普遍,好象人人在用。我们喜欢在美国自驾车到处乱跑,这个国家大,自然风光很美,走到那都“风景如画”。
加拿大的温哥华、多伦多、埃德蒙德等地都有朋友,特别是温哥华,是个根据地,好朋友一大串,微信都可以建个群了。很喜欢温哥华,环境好,生态自然,人到了那里,就可以丢却一切欲望、利益,轻轻松松地做人,好好过日子。每天只想着怎么好好活着,去爬山、跑步、游泳、滑雪、钓鱼、划船等等,吃点好吃的,人生这样多快乐!欧洲也有一大批微信圈朋友,比利时的“张导”,是布鲁塞尔街上碰见的,对我们很热情,帮助不少,现在是很好的朋友,在微信上“天天见”。布拉格的金先生,也是因旅游结缘,微信上一直互相关注。伦敦的瑞卡德小伙子,时不时在微信上问声“叔叔好!”巴黎的法国姑娘史思凡,中文讲的很好,学过三年汉语,但没来过中国,有时我们在微信上聊天。巴黎的导游王先生,罗马的导游徐军先生都在我的微信朋友圈,经常能看到他们的“动静”。阿姆斯特丹的汉语专家马林教授,人非常好,非常想念我们荷兰在一起的日子。我们到马林教授家拜访,他夫人南茜钢琴弹巴赫的曲子非常动人,我们在微信上一直保持联系。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朋友在微信上,几乎天天“碰到”,提供了不少那边新鲜的信息、资讯。在巴厘岛时与华侨梁先生相处很愉快,前几天他还在微信上问我什么时候再去。马来西亚沙巴的阿伟,娶了成都一位姑娘,现在应该过的很幸福吧,微信上他也偶尔露一下头……日本北海道、大阪、东京,新加坡,韩国……不举那边微上朋友的例子了,总之微信上聚合了一大批各国朋友,这在以前根本不能想象,也不可能象这样"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微信便利、快捷的网上条件,创造了全世界人们往来的方便,感谢互联网!感谢腾讯,微信真是个好东西!
意大利佛罗伦萨阿尔若河风光及留影
后一篇:1470/深圳“唐风”吃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