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9/沙巴的肉骨茶

分类: 国内外旅行见闻 |
早就知道马来西亚有种名吃叫肉骨茶,是多种药材煮出的猪肉及猪下水。多年前去香港在家马来餐厅似乎吃过一次肉骨茶,在新加坡也尝过,但不知为什么印象不深。上个月和朋友去马来西亚沙巴,行前略做了点功课,专门网购了一本沙巴旅游书,编的不怎么样,感觉是一堆资料拼凑,挺表面,对当地并不熟悉和深入。我最喜欢台湾的旅游书,一翻就有"真知灼见",到了目的地也确实"好用"。旅行前粗浅的功课必不可少,那怕随便翻翻看看,有个大概印象。我还是愿意带本旅游书出门,特别是台湾人人游世界系列书,比较全面系统,实用性强,随手可看可用,而网上的东西太碎片,见识都是自我小我,不能给整体知识。
看了点资料,马来西亚肉骨茶与中国人有关。早期华人到马来西亚闯荡生活,生活艰辛,高温潮湿,不少人得了风湿病。为了治病防湿,就常煮中药喝。可能某次不经意,将肉骨头与药汤混到一起,觉得又苦又涩的药汤一下子好喝了很多,遂一发不可收拾,以后药汤煮肉就流行了开来。为什么叫"肉骨茶",不叫"肉骨药",也许这时候己不全是药了,而且叫药也不舒服。将"药"换成"茶"叫,是因为这道菜是喝茶时吃的,粤、闽习惯喝早、午茶,茶点繁多,这道肉骨茶可算诸多茶点的一种。据说肉骨茶还分新加坡的"海南派",偏重胡椒味,另有马来西亚的"福建派",药材味浓郁,汤发苦,不习惯的人很难下咽。这次同去沙巴的一位年轻朋友,本来很喜欢猪肉,但尝了一次肉骨茶,便不愿意再碰,说象喝中药。
沙巴最有名的肉骨茶是"佑记茶室",在市中心一条街上,开业几十年了,历史很长。去了是一副大排挡的样子,人坐得满满的。门口的"明档"有个师傅在煮肉,一大堆盆碗中装着己煮熟的各种肉,猪脚、猪尾、三层肉、排骨、猪肚、猪肺、肉丸等,客人要什么,再放到热汤大锅中煮一下。盛肉的碗很小,每一种肉装一碗。我们几乎每一种都要了,上来一大堆小碗,"浩浩荡荡"颇有状态。猪肉本身滋味丰富,清爽鲜嫩,味道挺香,但带有当归、枸杞、党参之类明显的药材味。后来又去了"新记茶室",名气也不小,在距"佑记"不远的另一条街上。这家的肉骨茶有一锅烩的,就是各种猪肉、下水混在一起煮,另外还将海鲜引入了肉骨茶。我点了"一锅烩",点了"虾骨茶",前者味道不错,后者就是白灼虾的样子,没什么意思。
在穆斯林为主的马来西亚,华人能坚守一份独具特色的肉骨茶,并让此名声大躁,真是不易。去马来西亚不管喜欢与否,都要尝尝这个特色,美食体验是旅行重要的部分,有时一道食物,就深入代表了那个地方,是正地的一种经典形象。
沙巴新记茶室的肉骨茶,配桔子冰,满好吃。
前一篇:1388/喝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