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2/环境就是人生
(2016-08-25 10:04:11)
标签:
人生 |
分类: 杂谈 |
这个标题说的“牛"大,有点标题党,关于这个问题,早有太多先哲"光辉思想",在此我只能“弱弱"的“借己发挥"一点点。我二十岁的时候,之前的十九年都生活在内蒙古一个小城乌海,我一岁时就随父母从东北黑龙江来到这里。二十一岁时的1978年,正赶上文革后恢复高考,就跑到呼和浩特读了4年大学。可以说二十几岁时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乌海和呼和浩特。两座塞北之城与生俱来的气质和内含,在我的青春期,在我最好的年华,悄无声息地浸润我,不知不觉影响我,现在回头看,这两座城市基础了我的人生,我的血液中始终有这两个地方的流淌,我的情感和记忆相当多与这里有关,最年轻时干的好事和坏事大都留在了这里,最喜欢和最讨厌的人也与此息息有关。想起很久之前看到海明威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时候在巴黎居住过,那么此后无论你到哪里,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我年轻时当然没这幸运,巴黎离我距离遥远,前几年才去看了看。
大学毕业后回乌海一个中学教书几年,后又在呼和浩特两家媒体“混"了七、八年,20多年前辞去公职,到深圳自己"讨生活"。可以这样说,不管我走到那里,乌海和呼和浩特,特别是乌海小城,都一直"跟着我"。不仅是巴黎,一个人年轻时居住过的地方,去过的地方,无论那里,乌海、呼和浩特,或是其它地方,
似乎都有一种魔力,能让你以后永远怀念,不忘终生,始终能浸入血液,深入骨髓地影响你,生生不息,永生伴随。就象网知孙晴悦所说:"因为每个城市都有它与生俱来的气质,并且这样的气质将在你年轻的时候,悄无声息地浸润你,影响你,改变你。"没办法抱怨和伤感年轻时没生活在巴黎,这是种绝望,不能想象的事。走在巴黎的大街上,感觉到处弥漫着法国传统文学的浪漫气息,到处飘扬着法国历代英雄们的豪气。在历史与文化高阔深远的天空下,这里的人早就被培育出独特的巴黎气质。而且这种气质好象只属于巴黎,这种气质似乎很难复制。巴黎人的气质用语言实在难以表达,它渗于空气中,凝于土地中,在人们孤傲的表情中,永远笔直的身材中,无处不在传递着一种叫“气质”的符号。我年轻的时候,"文革"刚结束,整个国家铁桶一般封闭,一种想法,单一的信念,没有任何生活,人们只是在喘口气,麻木机械的动作。这个时候的中国,实际上待在那都一样,只不过城市越小越偏僻,就越呆头呆脑。天空灰朦,无踪可寻,我们那有气质可言,都被修整成一块砖头,一个部件,无可选择地成为一堵墙,一个机器。所以工具般的人生始终如一,只有集体,没有个性,只想别人,不顾自己。时代的悲剧个人不能逃脱,那就是你的悲剧,你的命运。对青春己永驻的小城,没有感激,没有留恋,过去想逃走,现在也不想回去。虽然小城可能永远一直伴我终身,让我怀念、梦绕,但也丢不下局限、狭隘、短浅,让我从不具有气质,始终是庸俗不堪的样子。
环境就是人生,年轻时待久的地方,就是你永远的人生。尽管后来我在南方繁华都市待了很久,尽管我全世界到处游走,足迹遍步几十个国家,我依然是小城的根底,苍白岁月的遗孤,封闭年代养成的傻瓜。原来是,现在依然还是。
后一篇:1323/有细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