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碰到“澳新军团日”

标签:
澳新军团日 |
2014年10月24日,我和太太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旅行。非常幸运赶上“澳新军团日”全城大巡游,出国旅行能赶上当地的重要节日和大型活动,非常难得,那是幸运中的幸运,为旅行增添了意外的收获和更丰富的体验。“澳新军团日Anzac
Day”,是纪念1915年4月25日,在加里波利之战牺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军团的将士们,这是澳新两国的重要节日,类似中国的建军节,是一年一度的盛事。这一天还被定为公众假日,以缅怀这些将士为国牺牲的勇敢精神。据说澳新这个军团日的巡游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虽初衷是为了纪念澳新军团阵亡的将士,但现在已逐渐演变为纪念历次战争中所牺牲的军人。我看到布里斯班参加巡游主要是现役和退役的军人,还有成千上万的民众涌上街头。手持国旗和鲜花,向巡游队伍挥舞和欢呼。在我看来这种军人和退伍军人的巡游,颇有英式阅兵的味道。道路上行进的方队和队列基本上承袭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比如坚守传统分列式,队列顺序自19世纪以来几乎没变过。我看到走在最前边是吹吹打打的军乐队,之后就是老兵的队伍,个别的还步伐矫健,而大多行动已不便。有的坐轮椅,有的坐老式军用吉普。这种巡游永远侧重于缅怀本国军队过往的光荣历史。巡游中有很多已淘汰的兵种和装备,穿着老式军服的官兵不少,是巡游还是受阅还真有点分不清。比之俄式阅兵的正步走,极其整齐划一,强调威慑之意,以及相较美式阅兵更象娱乐和表演,等同武装大游行大狂欢,布里斯班军团日的游行更象是历史的重演,旧日风采的展现,有一股浓浓的怀旧味道。以年年都巡游这种形式缅怀和纪念为国捐躯的英勇将士,唤起人们极大的爱国之心。凡是为国作出贡献的老兵都备受尊敬,让人们觉得爱国光荣和伟大。以我们中国人的习惯用语说,这是一种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事实上我们却恰恰缺少这种纪念。
我拿着相机到处乱窜,“狂拍”巡游的各种场面。苏格兰老式的风笛乐队边奏边行,全副武装的步兵列队整齐行进,新式坦克、装甲车、大炮、指挥车、工程车轰隆隆震天响开过……,从来都没有机会这样近距离看到这些现代化重型武器装备,就在眼皮前轰隆响开过,真是大开眼界,颇受震撼!警察方队和女骑警队列,还有大批童子军一一走过。这是个市民的节日,市民的大狂欢,全城充满喜庆的气氛。但这种欢庆,论规模、论排场都一般般,极其朴实无华,实实在在,但处处有真情流露,溢满崇敬、敬佩和仰慕之意。望着那些已风烛残年的老兵走过,我心里充满感慨,不由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随意站在街道两旁,就可以看到如此巡游盛况,没有人阻拦,没人维持秩序,一切都自自然然、井井有条。中国自北京申奥火炬传递,以及反日游行后,就很少见或根本见不到这种街上巡游的事情了。政府很怕在这类活动中出什么乱子,索性这类事情就一概放弃。我在布里斯班河(Brisbane
River)桥上,遇到两位刚参加过巡游,身穿二战老式军服还未换的年轻人。示意与他们能否合个影,马上得到“积极”响应。两个人站在我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咔嚓咔嚓“,来了个“军民大团结”。现在看这张照片,二战时期的“老军人”与素不相识的中国游客相遇,如此“亲密”友好,真有点超越时空之感。
布里斯班风光秀丽,让人流连忘返,但这次巧遇军团日巡游,才是我对这座城市毕生难忘之事。
后一篇:1196/海南建省时去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