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石头开店好时机
(2015-07-23 16:30:24)
标签:
房产石头藏家老挝泰来 |
分类: 巴林石漫谈 |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深度调整期,整体上宝玉石与奢侈品一样开始进入市场“萧条”期。一级市场交易量大减,二级市场的拍卖成交额也明显萎缩,“中国四大名石”已处于事实上的“空窗期”。石头过去的价格很高,但不乏买者,现在看来主要是输送给官员“雅好”,以及热钱入场炒作了。而真正喜欢石头的地道藏家早已全部逃之夭夭,他们已买不起如此昂贵的石头了。不仅如此,老藏家把手里的石头大多抛出,顺势赚一把热钱退场不玩了。台湾人也几乎倾巢抛出原来吃进的寿山石、昌化石、巴林石,前些年市场上很热闹的就是这些台湾的回流石。这些并不是好事,藏家不藏了,是认为石头价值已到顶,已无再收藏的价值,此时不卖,更待何时,这本身就是市场泡沫已很大的一种表现。现在台湾人又大量收入老挝石,这“一出一进”,让人深思!在市场如此“水深火热”中,还是开石头店的好时机吗?
据媒体报道,尽管中国艺术品市场泡沫开退,成交低迷,进入了非常痛苦的“调整期”。但北京却有几十家新画廊开张,主打中青年优秀画家的作品,很受市场欢迎。这种不好时期的“逆袭”,实际在石头行业也是如此。尽管“四大名石”卖不动了,但去年进入中国的老挝石,以及前些年“泊来”的泰来石却卖得风生水起,分外热闹。可以说如果没有老挝石、泰来石,石头市场早就整体关门了。老挝石、泰来石色彩绚丽、质地清透,品质不下寿山石、昌化石、巴林石,价格又超低廉,恰恰在此时拯救了石头市场,让大家终于有得玩,可以接着玩了。在某种意义上,是老挝石、泰来石把传统地道藏家又拉回了市场,让石头市场回归正常时,有了一个好的契机和通路。但我不是说因为有了老挝石、泰来石,现在开石头店才是最好的机会。
首先2005年至2012年四大名石的爆涨时期,无疑将石头市场扭曲变异,石头生意已不是正常的生意。看似火爆的买卖,那也大多是特殊的政商人脉关系,有腐败勾当在其中的结果。另也是热钱进入炒作,拼命拉高市场,然后赚够再暗地逐步退出一种游戏。那个石头市场早已是“别人的市场”,正常经营的石头商家,实际上一直是只能“望石兴叹”,干瞪眼看着别人发大财、大爆发。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即使是开石头店,如果你本身没能力进入那个“热钱滚滚”的渠道,也可能无所作为,机会也从不属于你。现在石头整体市场开始转向自然、正常的发展,所有开石头店的人都必须放下狂躁之心,重新老老实实、平平静静做生意了。大家重新归回一个起跑线上,一样去面对那些开始回返的地道藏家。在这个角度说,只有这个时候开店,才能真正做正常的石头生意,石头生意才是真实的石头生意。如果你只想正正常常卖石头,那么现在终于有的做了。现在面对的才是那些真正热爱石头,对石头有深厚感情的地道藏家,他们才是石头真正的终极消费者,石头以后就只有卖给他们了。现在还是石头采购进货的较好时机。据说寿山石价格已近腰斩,巴林石也可以“谈一下价了”。也就是说石头价格已逐渐去除泡沫,回归正常理性的位置,现在入货当然会有个良好的市场差价。我认识的一个朋友,最近每个月都到福州进一次寿山石的货,说现在石头价格真便宜,回去也好卖了。
另外现在中国经济整体大势不好,富有阶层可能迫于生存压力,不敢再买房子和豪车,也不能象过去那样狂热地追逐奢侈品。但长久养成的消费习惯难以改变,这个阶层还是要不时花点钱,买一点“轻奢侈品”,这就是经济上所谓的“口红效应”。那么品质尚好,价格合适的石头,非常有可能是可供选择的“轻奢侈品。”
还有中国目前正进入家庭艺术品资产配置投资的初始阶段。从国际视角看,家庭投资有三大领域,即房产、股票、艺术品,比之房产、股票投资的不稳定性、风险性,家庭把艺术品作为投资资产配置,却是稳赚不赔的选择。在西方社会,稍为有钱的家庭,其家庭资产都平均有5%的艺术品投资,这个趋势在中国也有越来越明显的发展。石头以后不仅可以卖给藏家,如果进入家庭艺术品资产配置投资这个领域,那是个巨大的金矿,可能天地更广阔,市场更为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