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16/(旧作拾遗38)巴尔扎克塑像的风波

(2015-04-30 16:07:09)
标签:

巴尔扎克

罗丹

塑像

雕塑家

作家协会

分类: 杂谈

这部分文章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表于《中国青年报》、《内蒙古日报》、《外国史知识》、《草原》、《民族文艺报》、《新闻战线》、《呼和浩特晚报》、《中学生报》等媒体。1991年9月又结集出版于新华出版社《现代日用品的美》一书。之后“美好生活的赞歌”、“看似寻常最奇峭”两文被收入湖南美术出版社的金高、王济达两部作品集。

 

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拉斯佩尔和蒙特帕纳斯两条街的拐角处,矗立着一座举世闻名的青铜塑像。这就是法国杰出的雕塑家罗丹(1840——1917)所作的巴尔扎克像。雕塑家以粗犷、夸张的艺术手法,刚劲、豪放的线条,表现出了这位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始祖的魁伟形象。他身披睡衣,步伐坚定,微昂着高大的头颅,面露讥讽,沉想遐思,欲拿起无情的笔刺穿花花世界的虚伪面纱。而那蓬松的头发,好象沸腾着的火山,从中奔涌出无数惊人的艺术思想。塑像极有生气地塑造出巴尔扎克具有非凡才能和高人智慧的内在气质。然而,就是这样一件杰出的作品,却在它诞生的前前后后,引起了一场极为猛烈的风波。话还是从1898年法国应届沙龙美展说起吧。

 

这届沙龙美展,首次公开展出了罗丹应法国作家协会委托而作的巴尔扎克塑像。塑像在展厅中一露面,就象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了轩然大波,两千多名观众拥挤在展品周围,不少人发出一片嘲笑和怒骂声。报刊上的责难更为猛烈,有的说这件塑像是“雪人”、“丑八怪”、“一个装在口袋里的癞蛤蟆”。有的议论“这是被疯子踢在一起的一堆石膏”、“是十九世纪末颓废风气和精神错乱的象征”。幽默杂志刊登的许多漫画把塑像画成是面粉和石膏做成的企鹅,尾巴平直的海豹。某商人竟化装成巴尔扎克塑像的样子恭候在化妆舞会厅门口,极尽嘲弄之能事……保守的作家协会立即表态拒绝了这件塑像,罗丹七年来因巴尔扎克塑像所受的非难达到高潮。

 

早在1891年,当法国作家协会决定为皇室宫殿塑造巴尔扎克像时,关于雕塑家的人选就有争论,最后在法国当时最著名的作家左拉的极力举荐下,作家协会以微弱多数的选票,决定委托罗丹承担,并预付他一万法郎。这位雕塑家当即表示“我要做一番非同寻常的事业”,冲动之下,他轻率地应允在一年半中完成这件塑像。

 

怎样才能真正表现出巴尔扎克的伟大形象呢?罗丹颇费了一番思索。把巴尔扎克像加以理想化的崇敬美化,是他极不情愿的。如将巴尔扎克肚大腿短的粗胖体貌客观地表现出来,又有损于作家的形象。为了寻找到满意的构思,罗丹到巴尔扎克故乡旅行,期望能发现类似巴尔扎克相貌和体型的人,虽未如愿,却找到一个曾为巴尔扎克做过衣服的裁缝,得到了巴尔扎克体型的准确尺寸。后来他偶然从一首歌颂巴尔扎克的诗歌中得到启发,决定不掩饰巴尔扎克的某些缺陷,而求刻划他的本质,创造出一个精神上的巴尔扎克。为此,他尝试做了许多裸体和着袍的小初稿,这费去了他大量的时间。转眼一年半的期限到了,罗丹没有实现诺言,这引起了一片议论。时至1893年夏天,再也忍耐不下去的作家协会强烈要求检验一下罗丹的工作。当恼怒的代表终于被允许进入雕塑工作室时,看到的是一个未完成的粗裸体泥模,代表们的愤怒更甚了一层,这无疑给罗丹招致了更大的麻烦。指责其行径荒唐的议论更多了。一家当时较有名气的报纸报道说罗丹正在进行一种奇怪的创造。罗丹不得不请求再次延长交货时间,在左拉的极力斡旋下,作协虽勉强答应罗丹的请求,但却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不耐烦地一次次干扰和破坏雕塑家的工作。他们第二年春天又派代表登门,可看到的仍是粗制的草稿,只不过已换成着衣的了。于是作协的部分成员开始控告罗丹,竟然命令雕塑家一天内交出一个完成的巴尔扎克塑像,并且企图找人代替他的工作。面对逆境,罗丹表现了极其顽强的意志,他排除万难,毫不退却,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艺术构思前进。为了减少干扰,他甚至连一万法郎的预约款都退了回去,这样终于在1898年完成了这件作品。然而,它刚一展出,就碰到了本文前面所说的那种令人寒心的遭遇。此时此刻,罗丹已经无法再忍受这样无知的嘲弄、漫骂和侮辱。尽管当时许多艺术界知名人士,如左拉、法朗士、德彪西、莫奈、马约尔等人起草了一个捍卫他的宣言,并发动公众捐资三万法郎为巴黎市购买巴尔扎克像,可罗丹还是把塑像从展览会上拿了回来,宣布永远留给自己,将其竖在自己的花园里。坚信自己艺术信念的罗丹并没有承认自己是失败了,他在关于巴尔扎克塑像的一封公开信中坚定地预言:“我的塑像将立于不败之地,它必将以力量和信念而深入人心”。

 

历史竟是这样公正,40多年后,也就是1938年,又是由这个作家协会倡议,巴黎当局终于将罗丹的巴尔扎克像用青铜铸成,立于市中心街头。当年嘲弄塑像的人到头来却被历史所嘲弄,在这场持续近半个世纪的争论中,伟大的罗丹终于胜利了,可是他已看不到这天了,21年前他已长眠于地下。这场艺术史上有名的争论,告诉人们一个真理:有生命力的杰出作品不是人为的力量所能泯灭的,它迟早要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916/(旧作拾遗38)巴尔扎克塑像的风波

916/(旧作拾遗38)巴尔扎克塑像的风波

916/(旧作拾遗38)巴尔扎克塑像的风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