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00/(旧作拾遗35)珍贵的奉献——《于人画展》观感

(2015-04-15 11:11:43)
标签:

水彩画

技法

于人

画品

国画

分类: 杂谈

这部分文章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表于《中国青年报》、《内蒙古日报》、《外国史知识》、《草原》、《民族文艺报》、《新闻战线》、《呼和浩特晚报》、《中学生报》等媒体。1991年9月又结集出版于新华出版社《现代日用品的美》一书。之后“美好生活的赞歌”、“看似寻常最奇峭”两文被收入湖南美术出版社的金高、王济达两部作品集。

 

近日在呼和浩特开幕的《于人画展》,是在内蒙古举办的第一位区外画家的个人画展。于人在喜好国画的同时,还兼功水彩画,尤以钢笔水彩画见长。

 

目前,美术界新潮迭起,各地青年画家群体在观念、技法更新上的追求和探索,对传统的绘画观念以极大的冲击。面对如此挑战,一些长于传统绘画功力的中年画家,既不愿墨守陈规、又不想流于时俗,很多人都在冷静而成熟地选择自己的道路和方向。我们从于人的画作中,也不难看出这种痕迹。他把钢笔画和水彩画嫁接后,又融以国画的技法,中西结合,自辟蹊径,独树画种,大概就是他所走出的一条成功之路。《平遥人家》、《恒山悬空寺》、《石林一隅》等画品,作者有意以严谨的钢笔素描,与挥洒自如的水彩画相结合,追求一种虚实相间,柔涩并重的新鲜美感。《五台胜境》、《京郊初雪》、《豫南初雪》等画,则用纵横雄健,苍韧浓厚的传统国画线条和轻快明朗、湿润融和的水彩阔笔嫁接,给人以苍劲而又滋荣的艺术魅力。《滇池新缘》、《风调雨顺》等画,干脆借助于版画黑白对比强烈的效果来画水彩,画面十分响亮,清雅纯洁,有着一种特殊的韵味,不难看出,作者在诸般画品中,着力追求的画意更新,并不是题材的怪异和技法的时髦,他画的还是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还是自己最喜欢的古建筑,只不过是以新的绘画观念和新的技法去表现它们,使这些作品有了新的美感、新的生命。而在美感之中又包含着作者的深厚感情,有些作品是很耐人寻味的。

 

于人先生自幼喜爱美术,曾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以后又拜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为师,又长期在《工人日报》担任美术编辑,他在绘画方面数十年的追求与探索,所取得的成就与心得,集中表现于此次画展之中,这对呼和浩特各族观众,对内蒙古美术界无疑是一个珍贵的奉献。

 

900/(旧作拾遗35)珍贵的奉献——《于人画展》观感

900/(旧作拾遗35)珍贵的奉献——《于人画展》观感

900/(旧作拾遗35)珍贵的奉献——《于人画展》观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